清明寄哀思的短句

1. 思念如潮涌,情寄清明风。
思念如潮水般涌来,化作清风送去哀思。
2. 清明祭先人,寄托寸寸心。
清明之际祭奠先人,每一寸心意都寄托其中。
3. 黄土已成冢,哀思永不绝。
黄土已堆成坟冢,但对逝者的思念却永不停止。
4. 阴阳两相隔,思念常相随。
阴阳相隔,但思念却始终相伴。
5. 烟雨寄哀思,清明祭亡灵。
烟雨中寄托哀思,清明时祭奠逝者。
6. 遥寄故人情,清明祭心安。
遥寄对故人的思念,清明祭奠,内心得到安宁。
7. 青草萋萋墓前绿,思念绵绵寄哀思。
青草在墓前青翠繁茂,寄托着绵绵不绝的思念。
8. 清明祭先祖,愿佑后人安。
清明祭奠先祖,祈愿他们保佑后人平安。
兴趣推荐
-
回家的路很长:从《漂泊》到《女儿情》,听懂了生活,才懂得什么是“家”
2年前: “人生是一场漂泊的旅程,而家,是漂泊的归宿”。《漂泊》和《女儿情》两首歌,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回家”的含义,让听众在音乐的旋律中感悟生活的真谛,明白“家”的珍贵。
-
思念绵长,我怀念的你
2年前: 在时光的洪流中,总有那么一个人,在我们的记忆长河中留下深深的印记,让人魂牵梦萦,久久不能忘怀。那是我们怀念的你,一个永远活在心里的名字。
-
《我不愿你一个人》歌词解读:爱与陪伴的真谛
2年前: 《我不愿你一个人》是刘欢演唱的一首经典歌曲,收录于1991年发行的专辑《弯弯的月亮》中。歌曲以真挚动人的歌词和优美流畅的旋律,唱出了对爱人浓浓的思念和不舍,以及对陪伴的渴望。让我们一起走近这首歌曲,领悟爱与陪伴的真谛。
-
情韵绵长,余味无穷——赏析《越人歌》
2年前: 《越人歌》是一首著名的楚辞,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歌谣之一。它以越人为主角,用质朴的语言抒发了越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整首诗歌情韵绵长,余味无穷,令人回味无穷。
-
《剪爱》 歌词解析:一曲百转千回的离别恋歌
2年前: 大家好,我是专业的百科文章作者。今天,我要为大家解析《剪爱》这首经典情歌的歌词。这首歌是由李宗盛填词的,用简单的几句话描绘了一段刻骨铭心的离别恋情,让人听了百转千回。
-
思念是种病,笑着笑着就哭了
2年前: 思念,是一种让人又爱又恨的情感,它可以让人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也可以让人感到痛苦和煎熬。有人说,思念是种病,笑着笑着就哭了,那么,思念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病呢?
-
雨下一整晚 歌词意境
2年前: 《雨下一整晚》是由宇桐非作词、林俊杰作曲并演唱的歌曲,于2010年发行。歌曲以其细腻的情感和动人的旋律,在华语乐坛广为流传。接下来,让我们一起走进《雨下一整晚》的歌词意境,感受这首歌所传达的深沉情感。
-
魂牵梦萦,情有独钟
2年前: “魂牵梦萦”是一个成语,形容思恋或向往之情深切。当我们对某人或某事念念不忘,就会用“魂牵梦萦”来形容这种情感。这种情感可以是美好的,也可以是痛苦的,但它总是无法忘怀。
-
想你的季节
2年前: 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特别的人,他们让我们欢笑,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成长。但当有一天,他们不得不离开我们的时候,我们就会忍不住想念他们。
-
回见:告别时,我们想说的不仅是再见
2年前: 在社交媒体时代,“回见”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告别方式,它不仅传达了告别之意,更蕴含着期盼、祝福和感谢等丰富的情感。
-
剑潭雾毫:芳香自古至今,香飘杯盏之间
2年前: 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茶叶,剑潭雾毫历史悠久,香气扑鼻自不必说,更有人说“剑潭雾毫,春茶胜似雪”,却不知其中真意几何。就让我来为你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
清明自驾游:来一场春天的绝美邂逅
2年前: 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计划外出游玩。自驾游无疑是清明小长假最受欢迎的出游方式之一。驾车在春日的阳光下,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是一个无比惬意的体验。不过,在清明小长假期自驾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这篇攻略为你一一解答。
-
刘娥皇后:从宫女到皇后,她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北宋权力巅峰的女人?
2年前: 刘娥,一个传奇的女子,从宫女到皇后,她的人生充满戏剧性。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魄力,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成为北宋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
2010年假期安排大放送:放飞心情,尽享假期
2年前: 2010年,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假期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尽情享受假期,放松身心,放飞心情。
-
庭山碧螺春:啜饮春日的滋味
2年前: 千百年来,诗人墨客无不倾心于江南的灵山秀水,而其中,苏州的庭山碧螺春,更是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誉满海内外。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年前: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美丽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杏花村,品味这首诗中的美景和诗意。
-
慎终追远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年前: 清明将至,扫墓追思先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扫墓不仅仅是对先人的怀念,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
24节气:大自然的无声乐章
2年前: 24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凭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认知体系,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宝贵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
春意盎然,花飞柳斜,寒食踏青正当时
2年前: 在春回大地的时节,万紫千红、花飞柳斜,是外出踏青、赏花的最佳时节。本文将带您走进春天的世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
清明抒怀
1年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而这一天,杜牧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清明》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