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阳’了之后,酒杯还能端起来吗?别急,听我慢慢说!

嘿,朋友们!最近是不是感觉身边“阳”了一片?居家隔离的日子里,难免有些无聊和焦虑。这时候,是不是脑海里会冒出个小念头:“要是能小酌一杯放松一下,该多好啊!”或者“庆祝一下‘阴’了,喝点没关系吧?”别急着动手,作为你们的百科小助手,我得提前拉住你的手,咱们好好聊聊这个“阳了能不能喝酒”的灵魂拷问!
‘阳’了之后,酒杯还能端起来吗?别急,听我慢慢说!

首先,我得直接告诉你我的大实话:在“阳”了期间,以及康复初期,最好是滴酒不沾! 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扫兴,尤其对于习惯在各种场合来一杯的朋友们,这可能比病毒本身还让人难受。但相信我,这是为了你的身体能尽快恢复,也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咱们来细数一下,为什么我会给出这个“禁酒令”:

1. 酒与药物的“危险关系”:好心办坏事!

你感染新冠后,医生通常会开一些缓解症状的药物,比如退烧药(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止咳药、感冒药等。这些药可不是随便能和酒精“称兄道弟”的。

  • 肝脏超负荷预警! 很多药物都需要肝脏来代谢,酒精也一样。如果肝脏既要忙着分解药物,又要处理酒精,那就像是给它加了两倍的班,负担大大增加。尤其是含有对乙酰氨基酚的退烧药,与酒精同服可能增加肝损伤的风险,严重时甚至可能导致急性肝衰竭。你不会想还没从病毒手里逃出来,又被肝脏“罢工”给坑了吧?
  • 加重副作用: 酒精可能会放大药物的某些副作用,比如嗜睡、头晕、恶心等,让你感觉更不舒服,甚至影响判断力。
  • 影响药效: 有些药物在酒精作用下,药效可能会减弱或者增强,达不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反而让你的恢复之路变得更漫长。
  • 2. 免疫系统正在“打硬仗”,别拖后腿!

    你的身体感染了新冠病毒,体内的免疫系统正加班加点地生产“士兵”去前线作战,争取把病毒赶出去。酒精是什么?它可是出了名的免疫抑制剂!

  • 削弱免疫力: 酒精会抑制免疫细胞的活性,让你的“士兵”战斗力下降,甚至出现“开小差”的情况。这不就等于在免疫系统最需要支援的时候,你却给它拆台吗?
  • 延长恢复期: 免疫力一旦下降,身体清除病毒的速度就会变慢,你的症状可能会持续更久,恢复期也自然会拉长。谁不想早点活蹦乱跳呢?
  • 3. 脱水,加重你的不适!

    新冠症状中,发烧、出汗是常见的,这会导致身体大量水分流失。而酒精有利尿作用,会让你排尿增多,进一步加剧脱水。脱水会让你口干舌燥、头晕乏力,这些可都是病毒想看到的“效果”,我们偏不让它如愿!充足的水分摄入对康复至关重要,酒精只会帮倒忙。

    4. 刺激消化道,添堵!

    有些“阳”了的朋友会有胃肠道不适,比如恶心、腹泻。酒精对胃肠道有刺激作用,这时候再来一杯,无异于“火上浇油”,会让你的肠胃更难受。

    那如果我已经“转阴”了,能喝吗?

    即使你核酸或抗原转阴了,也不代表你的身体就完全恢复如初了。病毒可能已经离开,但你的身体还在进行修复和调整。这时候,免疫力可能还没完全恢复到巅峰状态,内脏器官也需要时间来休养生息。我建议你再等等,至少等到身体完全没有不适感,并且停药一周后,再考虑少量饮用,并且一定要循序渐进。

    总结一下:

    我知道你可能想放松一下,或者觉得身体好了点儿没关系。但请记住,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本钱”。在“阳”了和康复初期,把你的酒杯暂时收起来,多喝水,多休息,吃好睡好,让身体集中精力去对抗病毒、恢复健康。等身体彻底恢复了,那些美酒佳酿,你再去慢慢品味,岂不更香醇?毕竟,身体好了,才有更多的机会去享受生活中的美好,包括偶尔的小酌怡情嘛!

    标签:阳了,新冠,COVID-19,喝酒,酒精,饮酒,药物相互作用,免疫力,康复,健康,禁忌,退烧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肝损伤,脱水,年轻生活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