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清明忆杜牧:诗中悼亡,字里伤情

清明时节,草长莺飞,正是踏青怀远的好时节。而每到此时,我总会想起唐代才子杜牧,以及他那首著名的《清明》。这首诗寄托着他对逝者的思念之情,字字珠玑,读来令人感伤不已。
清明忆杜牧:诗中悼亡,字里伤情

一、诗人悼亡

杜牧的《清明》一诗,最早见于晚唐张为的《诗人主客图》。诗中描绘了一个清明时节的场景:田野上青草依依,而城中的女子却在祭扫坟墓,不禁令人想起《孟子》中的那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二、借景抒情

杜牧借清明时节的景物,抒发了自己对逝者的思念之情。诗的前两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写出了清明时节的冷雨凄迷,也寄托了诗人对逝者的哀伤。而“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两句,则通过牧童的回答,表达了作者对逝者故居的怀念。

三、伤今怀古

《清明》诗中,杜牧还借题发挥,抒发了对世事变迁的感叹。诗的最后两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既是对逝者人生的总结,也表达了作者对后世英名的期许。

标签:清明,杜牧,怀古伤今,悼亡,人生无常

兴趣推荐

  • 此情可待成追忆 只是当时已惘然:不可错失的当下

    2年前: 人生是一场单程旅行,时光飞逝,留下的只有回忆。我们总是在追忆过去,但我们永远无法回到过去。所以,珍惜当下,把握现在,不要让美好的时光在手中溜走。

  • 花自飘零水自流:人生无常的感悟

    2年前: 花开花谢,水流云散。人生无常,世事难料。花自飘零水自流,道尽了人生的无奈与无常。

  • 粪土当年万户侯

    2年前: 世界上有着很多令人惊叹的奇迹,埃及的胡夫金字塔、万里长城、罗马斗兽场。然而在这些奇迹里的工匠,却没有人知道他们的名字,他们最后都变成了“粪土”。

  • 剑潭雾毫:芳香自古至今,香飘杯盏之间

    2年前: 作为一种高品质的茶叶,剑潭雾毫历史悠久,香气扑鼻自不必说,更有人说“剑潭雾毫,春茶胜似雪”,却不知其中真意几何。就让我来为你揭开这层神秘的面纱。

  • 节哀顺变下一句怎么说

    2年前: 人生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面对人生中的各种变故,节哀顺变是一句常说的话,但节哀顺变下一句是什么却鲜为人知。今天我们就来探讨一下。

  • 清明自驾游:来一场春天的绝美邂逅

    2年前: 清明小长假即将来临,许多人已经迫不及待地计划外出游玩。自驾游无疑是清明小长假最受欢迎的出游方式之一。驾车在春日的阳光下,欣赏沿途的风景,感受大自然的清新气息,是一个无比惬意的体验。不过,在清明小长假期自驾游,需要注意哪些事项呢?这篇攻略为你一一解答。

  • 周杰伦的《烟花易冷》:一曲凄凉古风的华美史诗

    2年前: 作为一代“天王”级华语歌手,周杰伦以其独特而充满个人特色的音乐风格,在中文流行乐坛占有一席之地。而《烟花易冷》作为周杰伦的代表作之一,以其古色古香的词风和引人入胜的旋律,成为了众多歌迷热衷的经典曲目。

  • 人生无常,花无百日红

    2年前: 大自然是奇妙的,四季交替,花开花落。花无百日红,我们的人生也一样。得意时不要得意忘形,失意时也不要一蹶不振。人生的起起伏伏,才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

  • 刘娥皇后:从宫女到皇后,她是如何一步步成为北宋权力巅峰的女人?

    2年前: 刘娥,一个传奇的女子,从宫女到皇后,她的人生充满戏剧性。她凭借自己的智慧和魄力,一步步登上权力巅峰,成为北宋历史上最著名的女性之一。

  • 秋后的蚂蚱——及时行乐,还是坐以待毙?

    2年前: 秋天的田野里,到处都是蹦蹦跳跳的蚂蚱。它们享受着最后的时光,仿佛在说:“今朝有酒今朝醉,今朝没酒上山醉。”然而,它们的可欢快却也让人不由想起一句老话:“秋后的蚂蚱,蹦跶不了几天了。”这不禁让我们思考,人生是否也如秋后的蚂蚱一般,短暂而无常?

  • 2010年假期安排大放送:放飞心情,尽享假期

    2年前: 2010年,一个崭新的开始,也是一个充满期待的假期季。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让我们尽情享受假期,放松身心,放飞心情。

  • 沧海桑田,一切皆为过客

    2年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百科小助手。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沧海桑田这个词。沧海桑田,这个词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它形容世事变幻无常,一切都转瞬即逝。

  • 富贵百年能几何:人生无常,及时行乐

    2年前: 古人云:“富贵百年能几何,弹指一挥间。”意思是说,富贵荣华能持续多久呢?不过弹指一挥间罢了。人生无常,世事难料,我们应该珍惜当下,及时行乐。

  • 葬花吟原文:一场悲伤的田园挽歌

    2年前: 葬花吟是唐代诗人杜甫于天宝十四年(755年)往秦州任途中所作的一首诗,也是唐诗中的名篇,更是读过林黛玉葬花吟的伙伴们都不禁为之倾倒。

  • 庭山碧螺春:啜饮春日的滋味

    2年前: 千百年来,诗人墨客无不倾心于江南的灵山秀水,而其中,苏州的庭山碧螺春,更是集天地之灵气于一身,誉满海内外。

  •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年前: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这首诗写出了清明时节的美丽风光,也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向往。今天,我们就来走进杏花村,品味这首诗中的美景和诗意。

  • 慎终追远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2年前: 清明将至,扫墓追思先人。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扫墓不仅仅是对先人的怀念,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

  • 24节气:大自然的无声乐章

    2年前: 24节气,是中国古代人民凭借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认知体系,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宝贵遗产。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24节气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对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有着重要的影响。

  • 春意盎然,花飞柳斜,寒食踏青正当时

    2年前: 在春回大地的时节,万紫千红、花飞柳斜,是外出踏青、赏花的最佳时节。本文将带您走进春天的世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 清明抒怀

    2年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而这一天,杜牧写了一首著名的诗《清明》来寄托对逝者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