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亲护”:一场以爱为名的数字时代“保卫战”

你是否曾在网上见过这样的场景:一部电影刚上映,你随口吐槽了一句“剧情有点老套”,结果评论区立刻涌入一群“卫士”,他们引经据典、声泪俱下地论证这部电影是多么伟大,而你又是多么“不懂欣赏”。又或者,你只是对某个明星的造型开了个无伤大雅的玩笑,转眼间就被扣上了“黑粉”的帽子,被无数私信“教育”做人。恭喜你,你很可能闯入了一场名为“亲护”的“保卫战”。这究竟是一种深沉的爱,还是一种甜蜜的负担?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聊聊这个在互联网世界里无处不在的现象。
“亲护”:一场以爱为名的数字时代“保卫战”

一、“亲护”到底是个啥?

从字面上看,“亲护”就是“像亲人一样守护”。这个词听起来特别温暖,充满了保护欲和责任感,让人联想到母鸡保护小鸡的温馨画面。然而,在当下的网络语境里,“亲护”的意味要复杂得多。它特指一种高强度、高敏感度、有时甚至带点攻击性的保护行为。执行“亲护”行为的人,我们姑且称之为“亲护者”,他们把自己守护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人、一个作品、一个品牌,甚至是一个观点)视为自己的一部分,不容许其受到一丁点的质疑或负面评价。

这种保护欲已经超越了普通的“喜欢”和“支持”。如果说“喜欢”是在台下鼓掌,那“亲护”就是直接冲上台,把任何一个敢说“不好”的观众给“请”出去。它是一种将情感投射和身份认同发挥到极致的产物,仿佛在说:“你可以侮辱我,但不可以侮辱我守护的东西!”

二、亲护的“战场”:从饭圈到万物

“亲护”行为最广为人知的“战场”当属“饭圈”(粉丝圈子)。在这里,“亲护”是粉丝们的日常任务和核心凝聚力。他们会自发组成反黑站、数据组,像训练有素的数字军队,巡逻于各大社交平台,搜寻并“歼灭”任何对自家偶像的负面言论。无论是善意的批评,还是恶意的造谣,在“亲护者”眼中,通通都是需要被清除的“敌人”。

但千万别以为“亲护”只存在于饭圈。它的战火早已蔓延到互联网的各个角落:

  • 品牌“护卫队”:你敢说A手机不如B手机?A品牌的“亲护者”们会立刻拿出几十页的性能对比报告,从CPU到像素,全方位证明你的“无知”。
  • 影视剧“自来水”:一部剧的“亲护者”们会把所有打低分的用户都标记为“对家派来的水军”,并用“你行你上啊”的经典句式进行还击。
  • 游戏“原教旨主义者”:在游戏社区里,对某个角色、某段剧情的任何改动或批评,都可能引来“亲护者”的围攻,他们坚信“初版即完美,改动即亵渎”。
  • 可以说,只要有热爱和归属感的地方,就可能滋生出“亲护”的土壤。

    三、我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亲护”?

    这种看似有点“走火入魔”的行为背后,其实藏着深刻的心理动机。

    首先是情感投射与身份认同。当我们深度投入地喜欢上某个人或事物时,我们的情感和自我价值感会与其深度绑定。于是,对TA的赞美就像是对我们自己的肯定,对TA的攻击则无异于对我们自身的否定。保护TA,就等于捍卫我们自己的品味、眼光和情感归属。

    其次是群体归属感和安全感。“亲护”行为往往不是单打独斗,而是一种集体行动。在“一致对外”的过程中,群体内部的凝聚力会空前加强。“我们是守护XX最好的人!”——这种共同的目标感和使命感,能给人带来巨大的心理满足和安全感,尤其是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

    最后,不得不提社交媒体的回音室效应。算法总会把你最想看的内容推到你面前,久而久之,你的世界里便只剩下“我们家哥哥/产品/作品天下第一”的声音。这会让你误以为自己的看法就是全世界的真理,任何不同的声音自然就显得格外刺耳和“不怀好意”了。

    四、“亲护”:是爱,还是“碍”?

    那么,“亲护”到底是好是坏?这其实是一把双刃剑。

    从积极的一面看,它确实能在一定程度上抵御网络暴力,为被守护者构建一个温暖的支持环境。这种纯粹的热爱和付出,本身是充满力量和感人的。

    然而,过度的“亲护”往往会走向反面,变成一种“以爱为名”的伤害。它会让被守护者活在一个信息茧房里,听不到真实的声音和中肯的建议,从而影响其成长和进步。同时,这种行为极易演变成新的网络暴力,用“抱团”的方式去攻击、压制不同意见者,堵塞了正常交流的渠道,让整个网络讨论环境变得非黑即白、乌烟瘴气。对被守护者来说,这种密不透风的爱,有时更像一个“爱的囚笼”,让人喘不过气。

    所以,下一次当你燃起“亲护”的熊熊火焰,准备奔赴“战场”时,或许可以先停下来想一想:我是在用爱守护,还是在用“碍”筑墙?真正的强大,不是杜绝一切批评,而是在风雨中依然能站稳脚跟,不是吗?

    标签:亲护,饭圈文化,社交媒体,网络暴力,粉丝经济,身份认同,回音室效应

    兴趣推荐

    • 中国贴吧:网络社区的兴衰史

      2年前: 作为曾经最大的中文在线社区之一,中国贴吧见证了中国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也经历了从兴盛到衰落的轮回。贴吧文化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网络文化的进步,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诸如网络暴力、信息茧房等问题。如今,贴吧已不再是年轻人的主战场,但它曾经的辉煌仍值得我们回味和反思。

    • QQ空间摸板及其线下生活的影响

      2年前: QQ空间摸板,一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如今却鲜少有人记得。但它对当年QQ空间用户的线下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陇东学院吧: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2年前: 陇东学院吧是陇东学院学生最大的网络聚集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分享校园生活、交流学习经验、吐槽学校趣事,结识新朋友。陇东学院吧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活力的虚拟社区,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网络用户名:你网络世界的化身

      2年前: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的名字不再只是父母赐予的姓名,而是一个被赋予个性的用户名。它不仅代表着我们在网络上的身份,更承载着我们的个人风格和态度。那么,如何选择一个能彰显自我的好用户名呢?就让我们来聊聊网络用户名那些事儿。

    • 红包申请表图片:创意无限,乐趣无穷

      2年前: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红包申请表图片以其新颖有趣的形式成为备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它们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红包申请理由,让人忍俊不禁,被广泛应用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交货币。

    • 一虎一席谈最新一期:解读数字时代的社交媒体

      2年前: 在这个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分享我们的想法和经历,并了解各种新闻和信息。然而,社交媒体也有其负面影响。它可能会让我们沉迷其中,浪费时间,甚至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抑郁。那么,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虎一席谈最新一期就将带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 联系人图标:丰富多彩的虚拟身份标识

      2年前: 联系人图标作为虚拟世界的身份标识,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简约的字母缩写到精心设计的卡通形象,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彰显着个人的风格和趣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联系人图标的前世今生和有趣故事。

    • 瞳りん——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虚拟偶像

      2年前: 在数字时代,虚拟世界日益丰富,虚拟偶像也应运而生。瞳りん作为一位虚拟偶像,不仅拥有超高颜值,还具有强大的互动能力。本文将带你走进瞳りん的世界,探索她背后的故事。

    • 广东培正学院青果网:让学生交流更便捷的平台

      2年前: 广东培正学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生活,也需要一个更便捷的平台来交流。广东培正学院青果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为学生们提供了交流、分享和互助的场所。

    • TikTok:引领潮流的全球性短视频社交平台

      2年前: 随时随地分享精彩生活的视频,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粉丝互动,TikTok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跟我一起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吧!

    • 新浪注册:畅游互联网世界的通行证

      2年前: 新浪注册让你轻松接入互联网的精彩世界,无限探索知识的海洋,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世界零距离接触。

    • 朋友圈头盔,挡住了什么?

      2年前: 朋友圈头盔是近两年网络上流行的一个梗,它形容人们在朋友圈里总是报喜不报忧,只展现自己美好的一面,而把负面情绪和困难都藏了起来。就像戴上头盔一样,把自己的真实面貌遮挡起来。

    • 网络暴力:言语的利刃,伤人于无形

      2年前: 网络暴力,是指在网络上对他人进行谩骂、侮辱、诽谤、骚扰等行为。这些行为会对受害者造成严重的身心伤害,甚至导致悲剧的发生。

    • 长春校服门:一起网络暴力事件的始末

      2年前: 2023年3月,一起发生在长春的网络暴力事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名高中女生因穿校服跳舞的视频被发布到网上,引发了大量的负面评论和人身攻击。该事件引发了关于网络暴力、未成年人保护等问题的讨论。

    • 乐色:小事不出,大事不入

      2年前: “乐色”一词,本是粤语方言,有“废物、无用”的意思。近年来,随着网络用语的流行,“乐色”一词也逐渐被大众所熟知,并衍生出新的含义。如今,当人们说某人“乐色”时,往往是指这个人做事不靠谱、没有能力、令人失望。

    • 丘比龙表情包:可爱萝莉背后的故事

      2年前: 丘比龙表情包以其可爱俏皮的形象风靡网络,成为许多人的喜爱对象。然而,在丘比龙表情包的背后,却隐藏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

    • 靠北:透视社交媒体的新潮流

      2年前: 网络时代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而社交媒体更是充斥着我们的生活。在社交媒体上,我们既能与亲朋好友保持联系,也能分享自己的生活,同时也能轻松获取各种资讯。然而,“靠北”这一新兴的社交媒体行为却让人们对社交媒体的正负面影响议论纷纷。

    • 从“利哥”看网络时代的热度变化

      2年前: “利哥”是MC圈的一个知名人物,因其夸张的表情和魔性的说唱获得了不少粉丝的喜爱。从“利哥”的走红,我们可以看出网络时代里热度的变化。

    • 网络喷子

      2年前: 网络喷子,一个网络时代特有的产物,他们以言语攻击他人为乐,而他们攻击的对象往往是那些在网络上发表不同意见的人。网络喷子是一个令人深恶痛绝的存在,他们不仅给网络环境带来了负能量,也给受害者带来了极大的伤害。

    • 郑爽驳斥网络暴力:唇枪舌剑背后是谁的错?

      2年前: 近日,郑爽在微博上发文怒斥网络暴力,引发网友热议。其实网络暴力并非郑爽一人所遭受的委屈,近年来,许多明星和普通人同样都遭受过不同程度的网络暴力。那么,在网络暴力的背后,究竟是谁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