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悯农,思古亦思今

你知道悯农诗吗?它的原作者叫李绅,本是唐朝一位官员,后来辞官归隐,过着田园生活。他写过许多关于农民耕作的诗,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悯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首诗,以及它背后的故事和感悟。
悯农,思古亦思今

其一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翻译:

中午时分,烈日炎炎,

农民挥锄在田间辛勤耕耘。

他们的汗水滴落在泥土里,

哪知道我们盘中的每一粒粮食,

都是农民用辛劳换来的。

李绅写这首诗的时候,正值唐朝中期,当时社会动荡、民生凋敝。农民们为了生存,不得不辛勤劳作,却常常吃不饱穿不暖。李绅目睹了农民们的艰辛,心里非常同情,于是写下了这首《悯农》。

这首诗语言平白如话,却字字珠玑,形象地描绘了农民劳作的场景。首句“锄禾日当午”,开门见山,点出农民们在烈日下劳作的时间和环境。第二句“汗滴禾下土”,进一步描写农民挥汗如雨的辛劳。

第三句“谁知盘中餐”,转折突兀,一下子把读者从田间带到了餐桌前。这句诗看似反问,实际上是告诉我们,我们每天吃的每一粒米、每一口饭,都是农民辛勤劳动的成果。

最后一句“粒粒皆辛苦”,点明了主题,强调了粮食的来之不易。这句诗言简意赅,却发人深省,让我们知道,每一粒粮食,都是农民用汗水和辛劳浇灌而成的。

《悯农》这首诗不仅仅是一首农事诗,更是一首反映社会现实的诗。它揭露了封建社会农民的悲惨境遇,表达了诗人对农民的同情和关怀。这首诗流传至今,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悯农诗,李绅,唐朝,农民,辛劳,粮食

兴趣推荐

  • 一代帝皇——李世明

    2年前: 李世明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 哥舒天:盛世之师,名垂青史

    2年前: 哥舒天,唐代名将,他一生征战沙场,为唐朝的稳定和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事迹被人们广为传颂,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

  • 武曌:乱世红颜,一代女皇

    2年前: 武曌,一个极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也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武曌的一生充满了坎坷与权谋,但她也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魄力,在乱世中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 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开启乡村振兴新篇章

    2年前: 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一个关键问题。只有当农民拥有了更多的财产权利,才能激发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 羌胡,从秦汉到唐朝的跨越

    2年前: 羌胡是古代中国西北方少数民族羌族和匈奴族使用的一种弦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今天我就来为大家讲述羌胡从秦汉到唐朝的发展历程。

  • 农伯网:农业界的得力助手

    2年前: 农伯网是一个面向农民的农业信息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农民提供农业技术、农产品市场信息、农业政策解读等服务,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增加收入,过上更美好的生活。

  • 华清宫回忆录攻略:穿越盛唐,梦回大唐盛世

    2年前: 华清宫,又称温泉宫、华清池,是盛唐的避暑离宫,也是今天人们所称的“西安事变”的发生地。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宫殿,承载着无数的历史故事和传说。今天,我就将为大家奉上华清宫回忆录攻略,带你穿越盛唐,梦回大唐盛世。

  • 《盛唐夜唱》歌词之美

    2年前: 《盛唐夜唱》是李白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诗歌,被后世广为传唱。而这首诗作又被作曲家许镜清谱成了一首歌曲,那歌词的意境和诗作不分上下,同样风姿绰约,美不胜收。

  • 钱币界的盛世,开元通宝的历史和意义

    2年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繁栄的朝代之一,而开元通宝则是唐朝最著名的钱币之一。它不仅见证了唐朝的盛世,也成为了中国钱币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 三农,事关国计民生

    2年前: 三农是一项重大战略,目标是惠及农民、富足农民,是事关中国十四亿人口吃饭的大事。三农,概指农业、农村、农民。

  • 张建国:从默默无闻到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生

    2年前: 张建国,一个从普通农民到全国劳模的传奇人物,他用自己的拼搏和汗水,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

  • 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人?

    2年前: 白居易是中国唐朝著名的诗人之一,素有“诗魔”和“诗圣”之称。提起白居易这个名字,许多人都不陌生。那么大家知道白居易是哪个朝代的人吗?

  • 王元芳:游走在黑白两道间的神秘人物

    2年前: 在经典的武侠剧《神探狄仁杰》中,王元芳是一个充满了神秘色彩的人物。虽然他表面上是狄仁杰的助手,暗地里却是一位十分厉害的人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王元芳这个角色。

  • 折柳曲:从汉朝到现代的音乐演变之旅

    2年前: 折柳曲,一首从汉朝流传至今的经典歌曲,它不仅是一首传唱于大江南北的民歌,也是一部音乐发展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折柳曲经历了不断的演变和传承,从最初的简单曲调到如今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它见证了中国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 草垛:乡村景观的一个标志

    2年前: 广阔的田野上,金黄的稻子随风摆动,农夫们辛勤劳作,汗流浃背;远处,一座座草垛矗立在田野上,像一个守护神,默默地见证着这一切。草垛,是乡村景观的一个标志,是农民勤劳智慧的结晶,也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

  • 农村信用社:金融服务的农村力量

    2年前: 农村信用社是扎根于农村的金融机构,它们为农民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服务。农村信用社的建立和发展,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繁荣,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 一亩三分田

    2年前: “一亩三分田”,这句古语常用来比喻田地或土地,但它背后蕴含的寓意却远不止于此。它承载着千百年来农耕文化的精髓,折射出农民的辛勤耕耘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

  •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乡村振兴的坚实力量

    2年前: 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一个名声在外、实力不凡的组织。它扎根农村、服务农民,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里,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一探究竟。

  • 孙少安的结局:从贫穷到富裕的转变

    2年前: 孙少安是路遥小说《平凡的世界》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是一个农民,也是一个企业家。他的一生经历了贫穷、富裕、成功和失败。他的结局是幸福的,他最终找到了自己的归宿。

  • 初识贵州省农村信用社,惊喜地发现金融服务新天地

    2年前: 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一个让农民朋友们耳熟能详的名字,它为贵州省的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贵州省农村信用社,了解一下它背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