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诗经·采薇:戍卒思乡之感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首《采薇》出自《诗经》,是戍守边疆的士兵思念家乡的诗歌,表达了戍卒思乡之感。
诗经·采薇:戍卒思乡之感

《采薇》是《诗经》中的一首著名诗篇,也是《邶风》中的第一首诗。全诗共六章,每章四句,共二十四句。这首诗描写了戍卒思乡之情,抒发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开篇第一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诗人就以一个时间对比,写出了戍卒离开家乡时的情景:“过去我离开家乡时,杨柳依依,杨柳依依,正值暮春时节,万物复苏,一派生机盎然,人们正在杨柳树下嬉戏,欢快的笑声洋溢在空气中,而今我回来,则是雨雪霏霏。”这里,诗人用“昔”和“今”两个字,突出了戍卒离家之久,中间经历了多少个春夏秋冬,让读者感到这思念之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日渐加重。

第二章“高矣云霄,及彼景行。微我无酒,以敖以乐。”“云霄”在这里象征着戍卒心中的思念之情,它像那高耸入云的云霄一样,无法逾越。诗人用这这里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戍卒渴望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他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

第三章“爰采薇兮,薇亦柔止。匪棘其欲,爱彼采薇。”此章是诗人的自白,也是诗人的叹惋之情。戍卒带着无限的思念和怀旧之情回到家乡,却发现一切都变了。家乡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家乡了,他思念的那些人事物都已不在了。

第四章中,诗人进一步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他写道:“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诗,既写出了戍卒思乡之切,也写出了家乡的变化之大。诗人用“昔”和“今”的对比,来烘托出戍卒思乡之情。

第五章“谁谓河广,曾不足渡。谁谓宋远,曾不足行。”此章中诗人以拟问之法,写出了戍卒的决心:不管河水多宽,只要有桥就可以渡;不管宋国多远,只要有路就可以走。他决心要立即出发,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第六章“爰及矜人,哀此鳏寡。”此章中,诗人写出了自己 对家乡的牵挂。他担心家乡的亲人是否平安,他牵挂着家乡的老人和孩子。戍卒希望能够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

《采薇》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肺腑的思乡诗。诗中戍卒的思念之情,深深地打动了读者的心。这首诗也告诉我们,无论我们身处何方,都应该永远记住我们的家乡,记住我们的亲人。

标签:《诗经》、采薇、戍卒、思乡、杨柳依依、雨雪霏霏

兴趣推荐

  • 浊酒一杯家万里

    2年前: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首诗展现出一位将军的思乡之情,透露他立下赫赫战功却落得客死他乡的悲惨结局,从而抒发了自己戍边将士思念家乡的孤寂、凄苦之情。

  • 秋意渐浓思乡情,长风万里送秋雁

    2年前: “长风万里送秋雁”是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古诗《秋浦歌》中的名句,描绘了一幅动人心弦的秋日送别图,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

  • 洛阳纸贵的故事与中华文化的传承

    2年前: “洛阳纸贵”是一个成语,出自西汉韩婴的《韩诗外传》。洛阳纸贵的故事典故,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今天我来为大家讲一讲。

  • 五经的内容,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2年前: 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它们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内容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 把酒问月:明月几时有?

    2年前: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首广为传颂的词出自宋代词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月亮一直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意象,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让我们一起探索关于月之美与月之愁的话题。

  • 望乡歌词——思乡之情的艺术表达

    2年前: 望乡歌词,作为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承载了人们对家乡的无限思念和眷恋。这些歌词真挚感人,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唱出了无数游子们的心声。

  • 那一碗鱼汤面,饺子里躺着往事

    2年前: 一碗鱼汤面,连接着往事和思乡的情结。饺子里包着的故事,是游子心中不变的牵挂。这碗鱼汤面,将家乡的味道和记忆完美结合,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和期待。

  • 垂柳的叙述性意象

    2年前: 垂柳是一种美丽而富有诗意的树木,它在许多文学作品中都曾出现过。在这些作品中,垂柳往往被赋予了丰富的含义,成为一种意象,用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 歌曲里的思乡情

    2年前: 不管是身在异乡打拼的务工人士,还是远渡重洋出国求学的莘莘学子,每逢听到某些歌曲,难免会勾起内心的浓浓思乡之情。那些词曲意境优美的歌曲,常常是游子思念故乡的真实写照。

  • 邯郸冬至夜思家:游子在外,乡愁难解

    2年前: 邯郸冬至夜,月明星稀,寒风萧瑟。在外漂泊的游子,此时此刻,也难免思家之情。在这冬至的夜晚,就让我来诉说一下我的思乡之情吧。

  •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赏析

    2年前: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宋代词人苏轼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秋节的经典名篇。这首词以抒情为主,融入了作者的思乡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作者豁达旷达的胸怀。

  • 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2年前: 《诗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也是现存最早的汉语诗歌选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多年间的诗歌,共305篇,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

  • 五经是指

    2年前: 《五经》是儒家经典的核心,被誉为儒家经典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学习《五经》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 读古诗从这里开始——《诗经》

    2年前: 作为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它不仅是中国诗歌史上的第一座丰碑,也是中华文化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领略其独特的文学魅力。

  •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千年前的中国情歌

    2年前: 《关关雎鸠》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篇,也是整部《诗经》的灵魂。这首诗歌运用比兴手法,以雎鸠鸟的和鸣来比喻男女青年纯洁美好的爱情,充满了浪漫色彩。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优美的诗歌,了解一下它背后的故事。

  •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的意境

    2年前: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这句诗描绘了秋夜中明月当空、清风徐来、鹊鸟惊飞、蝉儿鸣叫的场景,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幽、又有些凄凉的氛围。

  • 风雅颂是诗经的什么

    2年前: 作为千年国学经典,《诗经》一直以丰富的内容、多元的价值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受到国人的喜爱。《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你知道它们是什么意思吗?让我们一起领略中华古典诗歌的魅力吧!

  • 四书五经,经典传承

    2年前: 四书五经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传统经典的代表,对于了解我国历史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 硕鼠

    2年前: 《硕鼠》是《诗经》中的一首诗,也是《诗经》中最著名的讽刺诗之一。这首诗以“硕鼠”为喻,讽刺统治者的贪婪和残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痛苦。

  • 诗经蒹葭:寻遍千山万水,只为与你相遇

    2年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出自《诗经·秦风·蒹葭》的一句诗,它以其优美的意境和深厚的感情而广为流传。蒹葭,一种生长在水边的植物,随风摇曳,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动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