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假直系亲属,老生常谈的新话题

先来说说丧假,作为一种由来已久的制度,丧假早在民国年间就已经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被确立下来。而直系亲属则包括:配偶、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喪假这一制度的设定中,直系亲属是一个不得不讨论的话题,因而,产生过大量的相关的司法案例。
1. 关系证明不好开
丧假作为一项带着浓厚感情色彩的假期,在办理丧假手续时,往往要求提供诸如死亡证明、户口本、亲子鉴定等来证明直系亲属的身份,有时候为了能够让逝者尽快入土为安,只好先让亲属垫付丧葬费,在后面的走访中补交证明,免得由于丧假不能及时履行对逝者的最后义务。
2. 鉴定期限为半年
鉴定期限为6个月,时间一过,一切法律程序都无法再走,比如说在没有办理结婚证的情况下,想要证明子女和父母之间的关系,那么必须在出生后6个月之内进行鉴定,时间一过,就丧失了相应的权利。
3. 情况复杂处理难
丧假手续的办理看似简单,实则困难重重,远的不说,就说说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有的人因为自身原因,或者家庭原因没有办法和直系亲属生活在一起,那么这个时候就要面临一个问题,证明自己与直系亲属的关系。此时,户口本就显得尤为重要。而有些老人因为种种原因,户口本上至今没有子女的名字,这种情况下就必须先给老人和子女都办好户口迁移证明,证明家庭关系属实。
由此可见,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认定虽然有一定的法律规定,但有时候想要证明其真实性却有一定的困难,往往需要大量的证明材料作为佐证,必要时甚至需要做亲子鉴定来确认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