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防疫新十条:全面优化疫情防控的新阶段

随着疫情形势的变化和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政策不断优化调整。2022年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防疫新十条”。这些举措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防疫新十条:全面优化疫情防控的新阶段

“防疫新十条”主要内容包括:

  • 取消入境后全员核酸检测和集中隔离,实施“5+3”隔离措施:入境人员在指定地点集中隔离5天,居家隔离3天。
  • 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来华人员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来华,无需向驻外使领馆申请健康码。
  • 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按照疫情形势和各方面条件有序恢复中国公民出境旅游。
  • 取消高风险区判定标准,不再以时空伴随关系判定密接者:不再判定高低风险区,不再按密接划定范围,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闭环转运,不再判定密切接触者。
  • 调整核酸检测策略:一般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检测重点人群为高风险人群、重点行业人员和重点场所人员。
  • 优化老年人疫苗接种服务:做好老年人疫苗接种工作,提高老年人疫苗接种率。
  • 加强重点场所管理:对重点场所,如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等,要强化防控措施,定期开展核酸检测,做好环境消毒。
  • 优化医疗救治服务:做好发热患者诊疗工作,畅通转诊渠道,提升重症救治能力。
  • 保障社会正常运行:加强重点人群健康监测,做好疫情监测预警,确保社会正常运行。
  • 强化保障措施:加大医疗资源、药品和物资的供应,加强对涉疫人员的关心关爱。
  • “防疫新十条”的实施,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政策发生了重大调整。这些举措更加科学、精准、高效,有利于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够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迎来疫情防控新阶段!

    标签:疫情防控,新十条,优化措施,科学精准,统筹兼顾

    兴趣推荐

    • 2021年春运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2年前: 2021的新春佳节即将到来,为了方便大家的回家之旅,日前各部门联合公布了春节假期以及2021年春运相关工作安排。虽然现在距离春运还有一段时间,但对于各位在外地的小伙伴们,现在就可以提前规划返乡行程啦。

    • 常态化核酸,与“疫”同行

      2年前: 新冠疫情已经进入到常态化防控阶段,作为疫情防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的核酸检测,也逐渐成为常态化。那么,常态化核酸检测是什么意思呢?

    • 兼顾大局与细节

      2年前: 俗话说“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意思是说,如果我们能够把握住事物的整体大局,那么就可以同时兼顾到其中的细节。这句话不仅适用于工作和学习,也适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 云南腾冲非洲猪瘟:一场与病毒的较量

      2年前: 2018年8月,云南腾冲爆发了非洲猪瘟疫情。一时间,整个城市人心惶惶,猪肉价格飞涨,养猪户损失惨重。然而,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共克时艰,终于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在这场与病毒的较量中,我们看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 郑州发布28号通告,全力配合动态清零!

      2年前: 大家好,我是百科文章作者,今天和大家聊聊郑州发布28号通告,全力配合动态清零!

    • 支付宝健康码:让社会更健康,让生活更便捷

      2年前: 支付宝健康码是支付宝平台推出的一项便民服务,用户可以通过支付宝实名认证、健康信息申报等方式,一键生成自己的健康码,以便在疫情期间快速通行、出入公共场所。今天,我就带大家了解一下支付宝健康码。

    • 多地开打第四针 阳康人群要打吗?

      2年前: 随着疫情的反复,多地已经开始为民众接种第四针疫苗。那么,阳康人群还需要打第四针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 致病力减弱!北京上海重庆调整防控

      2年前: 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各地疫情防控措施也在不断调整。近日,北京、上海、重庆等地宣布调整防控措施,其中包括大幅减少核酸检测频率、取消或减少公共场所核酸检测要求等。这一系列调整的背后,是新冠病毒致病力减弱的大背景。

    • 第四针疫苗,你的接种计划齐了吗?

      2年前: 新冠肺炎疫情仍在全球肆虐,疫苗接种是抗击疫情、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目前,多国已开始接种第四针疫苗。第四针疫苗的接种计划受到广泛关注,各国在第四针疫苗的接种年龄范围、接种人群、接种间隔等方面都有不同规定。本文将介绍第四针疫苗的接种计划,帮助大家了解新冠肺炎疫苗接种的最新进展。

    • 31省份新增15例,疫情防控仍需警惕

      2年前: 31省份新增15例,尽管全国疫情形势持续向好,但疫情防控仍然不能放松警惕,要继续做好各项防控措施,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 广州发热患者就诊高峰已过,发烧不再是门诊“主力军”

      2年前: 随着广州疫情防控形势的好转,发热患者就诊高峰已经过去。发烧不再是门诊的“主力军”,取而代之的是咳嗽、咽痛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 成都免费发放退烧药凸显人文关怀

      2年前: 在成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为及时应对市民群众的用药需求,保障市民健康,成都市免费发放退烧药,体现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出成都“温情之都”的城市形象。

    •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

      2年前: 科学发展观是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深刻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成果。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 二十条落地:超28省优化防疫措施

      2年前: 近段时间,国家卫健委多次召开新闻发布会,对优化疫情防控措施提出了明确要求。截止目前,全国已有超28省份优化了防疫措施,覆盖了大部分省市。这些优化措施的落地实施,为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带来了积极变化。

    • 超28省优化防疫措施,迎来“新十条”!

      1年前: 随着奥密克戎毒株的致病力不断减弱,国家近日发布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十条”,对防控措施进行了重大优化调整。最新疫情防控形势如何?各地防控措施调整后会带来哪些影响?本文将为您一一解读。

    • 新疫情防控方案发布,背后发生了什么

      1年前: 最近,一份新的疫情防控方案由国务院发布。其目的在于优化目前的防疫措施,让老百姓能够更加轻松地面对疫情。本篇文章将深入浅出地剖析新方案背后的故事。

    • 工作方案:指引成功的航线

      1年前: 工作方案是成功之路上的重要航标,它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也为我们提供了实现目标的详细步骤。有了它,我们可以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避免走弯路,从而提高效率,取得理想的成果。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工作方案的那些事。

    • 2014年4月15日提出的安全观

      1年前: 2014年4月15日,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总体国家安全观”。这一安全观将国家安全提升至前所未有的高度,为维护国家安全指明了正确方向。

    • 防疫新十条发布,全民抗疫新征程

      1年前: 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落实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通知》,简称“防疫新十条”,标志着我国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作为一名普通民众,笔者亲历过过去三年的抗疫历程,深切感受到新十条的意义重大,内涵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