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秋水》译文:庄子的哲学妙语

《秋水》,出自庄子《庄子·秋水》,是庄子关于人生境界和哲学思想的一篇重要散文。本文将原文和译文结合,带你领略庄子的智慧妙语和旷达潇洒的人生态度。
《秋水》译文:庄子的哲学妙语

原文: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望而盘桓,美其洋洋自得也。

译文:

秋天大水来临,百川汇入大河,河水猛涨,冲刷着两岸的沙洲和悬崖,牛马都看不清。河伯因此得意洋洋,以为天下所有的美景都尽收在他囊中。

他沿着河水向东游去,到达北海的东边,驻足观赏,为自己的浩瀚壮阔而沾沾自喜。

原文:

于是焉而遇海若。海若然问于河伯:“何为至此?”

河伯曰:“吾闻北海之大,有汗漫无际焉,吾尝至焉,故来观之。”

译文:

就在这时,他遇到了海若。海若问道:“你来这里做什么?”

河伯答道:“我听说北海非常辽阔,无边无际,我曾经去过那里,所以现在来看看。”

原文:

海若笑而曰:“小哉,子之知也。且汝安知鱼之乐?”

河伯曰:“我非鱼,安知鱼之乐?”

海若曰:“我非子,安知子之不知鱼之乐?”

译文:

海若笑道:“你的见识太小了,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河伯说:“我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

海若说:“我不是你,怎么知道你不知道鱼的快乐呢?”

原文:

河伯遂无言而退。反于河,绝潢溃堤,放鱼于泽。

译文:

河伯无话可说,便退去了。他回到河里,打开水库,放出大水,让鱼游到湖泊中去。

标签:庄子,秋水,哲学,人生境界,自然观

兴趣推荐

  • 我是谁?我是谁?我到底是谁? [**一个哲学问题,也是一个自我认知之旅**]

    2年前: “我是谁?”这是哲学史上一个经典的问题,也是每个人都会思考的问题。我是谁?我是从哪里来的?我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意味。

  • 漫灭:从无到有再到无

    2年前: 漫灭,从无到有再到无,这个词语充满了哲学思考。漫灭是指事物从存在到不存在的过程,它可以是自然界发生的变化,也可以是人类活动造成的结果。在自然界中,漫灭是普遍存在的,从一颗星星到整个宇宙,都会经历漫灭的过程。人类活动也对漫灭有着巨大的影响,例如,人类的砍伐树木、排放污染物等活动,都会导致生态系统的退化和破坏,从而加速漫灭的过程。

  • 一个点是多少?

    2年前: “一个点”这个词在数学、物理学、哲学等领域都有着不同的含义,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探讨“一个点”究竟是多少。

  • 海明威的海上烽烟:一部融合战争与人性的动人杰作

    2年前: 在广阔无垠的文学世界中,作家海明威以其独特的笔触和深刻的思想,留下了众多不朽的名篇。其中,《海上烽烟》无疑是他的代表作之一。这部融战争与人性于一体的动人杰作,带我们走进一个血雨腥风的年代,感受那炮火纷飞下的坚韧与悲壮。

  • 苏格拉底之死:一个哲学家的悲歌

    2年前: 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哲学家面临死亡的悲壮故事,也是一个关于真理和正义的故事。公元前399年,这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被雅典法庭以“不敬神明”和“败坏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被迫饮下毒堇汁而亡。苏格拉底之死,是哲学史上的一桩千古奇冤,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大悲剧。

  • 埃舍尔:数学艺术的殿堂

    2年前: 埃舍尔是一位举世闻名的荷兰艺术家,他以其令人费解的视觉错觉作品而闻名,他使用数学原理创作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几何图案,挑战了我们对现实和空间的认知。

  • 刚正不阿的意义与境界

    2年前: 刚正不阿,是一个汉语成语,意为正直、公正而不徇私舞弊。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诱惑和压力,如果我们能够做到刚正不阿,坚持自己的原则,那么我们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活得更精彩。

  • 0000001:代码中的神秘数字

    2年前: 在数字世界的背后,隐藏着无数的代码和数字。其中,0000001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存在。它不仅代表着二进制中的“1”,而且还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含义。

  • 紫色的qualia

    2年前: “紫色的qualia”是一个神秘而迷人的概念,它指的是紫色所带给我们的主观感受。这种感受是如此独特和难以言喻,以至于人们很难将其用语言准确地描述出来。但它仍然是一种真实而存在的感觉,并对我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原道网:一部献给青春的诗

    2年前: 原道网,一个以年轻人为核心的文化传播平台,用一个个或温暖或热烈的故事,叩开你的心门。

  • 邹衍:一个将天文学和哲学融合的伟人

    2年前: 邹衍是战国时期一位伟大的天文学家和哲学家,他将天文学和哲学融合在一起,创造了一种独特的思想体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提出“大九洲”和“五德终始”学说,以及看到科技与世界的关联并预言了科技与世界的关系。

  •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是一种处世之道

    2年前: “以直抱怨以德报德”是一种处世之道,也是一种为人处世之道。以直抱怨,就是以正直的心态来面对别人的抱怨,以德报德,就是以德行来回报别人的恩惠。

  • 慢慢地走,享受人生的风景

    2年前: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人们似乎都忘记了慢慢地走,好好地享受生活。其实,慢慢地走,才能真正地领略到人生的风景。

  • 厚德载福:德行高尚才能承载福报

    2年前: 古人常说,“厚德载物”,意思是品德高尚的人能够承载重任。那么,在当今社会,厚德载福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探讨一下。

  •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

    2年前: "得之坦然,失之淡然"是一句常被用来形容处事态度的古语。这句话的意思是,无论得到还是失去,都要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在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得失,有喜有悲,有成功也有失败,只有学会坦然面对,才能活得潇洒自在。

  • 步步莲花,修己达人

    2年前: “步步生莲”原意是指传说中佛、菩萨行走在水或泥中,莲花自动现出托着其足。步步生莲一般用来比喻人的行为高尚纯洁美好的人。

  • 柳暗花明又一村:转角邂逅意外惊喜

    2年前: 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出自于宋代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这句话的意思是指:在柳树掩映、鲜花盛开的地方,突然出现另一个村庄,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这句话经常被用来比喻在困难或挫折之后,突然出现转机,令人感到意外和惊喜。

  • 日出江花:在曙光中绽放的希望之光

    2年前: 日出江花,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意象。它象征着希望、新生和无限可能。在早晨的第一缕阳光照耀下,江面上的花朵竞相开放,展现出勃勃生机。日出江花,不仅是自然界的一道美丽风景,也是人生的一种境界。它激励我们在困难中保持希望,在逆境中奋勇前行。

  • 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人生的三种境界

    2年前: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有三种境界:知之、好之和乐之。知之是知识的积累,好之是兴趣的培养,乐之是生命的升华。唯有乐之者,才能真正享受人生。

  • 泰然自若的处变之道

    2年前: 泰然,汉语词汇,指不因外物而动心,从容不迫的样子。我们常说泰然自若,意思就是镇定自若,不慌不乱。泰然自若是一种美德,也是一种能力,拥有了它,无论遇到什么样的事情,你都能从容应对,处变不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