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秋佳节:月圆人团圆的日子在几月几号?
话说2021年,那可是个充满回忆的一年!各种大事小情,都像天上的星星一样,一闪一闪的。而中秋节,就像夜空中最亮的那颗星,格外引人注目。那么,它究竟在几月几日呢?
答案是:2021年9月21日!
是不是有点意外?是不是觉得时间过得飞快?想当年,我们还在为2020年的疫情而担忧,转眼间,2021年的中秋节就已经悄然而至。时间真是个调皮的小精灵,偷偷溜走,不留一丝痕迹。
中秋节,又称仲秋节、月夕、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它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并称为中国五大传统节日。而中秋节的独特之处,在于它那轮皎洁的明月。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为它吟诗作赋,留下许多千古名篇。想想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是不是瞬间就感受到了一丝丝诗情画意?
中秋节的习俗也丰富多彩,赏月、吃月饼、猜灯谜、放孔明灯等等,每个活动都充满了浓浓的节日氛围。 记得小时候,最期待的就是吃月饼了,各种口味的月饼,从五仁到豆沙,从冰皮到蛋黄,简直就是味蕾的盛宴!而现在,月饼的种类更是琳琅满目,创新口味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选择困难症都要犯了!
总而言之,2021年9月21日的中秋节,是一个值得我们回忆和珍藏的日子。愿大家都能在这一天,与家人朋友团聚,共赏明月,共话家常,感受这美好的节日氛围。
兴趣推荐
-
月如无恨月长圆,中秋寄情
3年前: 中秋佳节,皓月当空,皎皎白月光,寄托着古今文人墨客多少深情厚意。自古以来,中秋就与月亮紧密相连,“月圆人团圆”,成为中秋节的经典祝福。我们借此抒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亲人之思念,共赏中秋明月,同祝中秋团圆。
-
中秋节的团圆
3年前: 2013年的中秋节,我回老家和亲人团聚。我们一起吃月饼、赏月,聊家常、谈人生,度过了一个温馨而美好的中秋节。
-
中秋国庆同一天多少年一次
3年前: 中秋节和国庆节都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这两个节日在同一天出现的情况并不常见,那么中秋国庆同一天多少年一次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问题。
-
2013中秋节是哪一天?
3年前: 中秋节是中国 традиционные Праздники,也是中国人团圆的日子。2013中秋节是哪一天呢?
-
国庆中秋双节同庆,喜庆祥和度佳节
3年前: 金风送爽,丹桂飘香,在这欢天喜地的日子里,我们迎来了国庆节和中秋节的双节同庆。在这举国欢庆的时刻,让我们一起感受节日的喜悦,分享这份美好。
-
中秋节是几号
3年前: 八月十五是中秋节,一个重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也被称为团圆节,因为它是一个家人和朋友聚在一起庆祝的日子。
-
十分实用的国家公休假规定,这些假期千万不要错过
3年前: 在我国,国家公休假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完善的,那么这些公休假都有哪些规定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方便大家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
-
2022年中秋晚会几点开始?
3年前: 2022年中秋晚会将于9月10日晚8点在央视一套播出。本届晚会以“欢乐中秋、家和万事兴”为主题,汇聚了众多明星大咖,将为大家带来一场精彩绝伦的视听盛宴。
-
今年春节是几号?
3年前: 春节是我们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喜气洋洋、阖家团圆的节日。那么,今年春节是几号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
2021年节假日指南:玩乐、放松并享受美好时光
3年前: 2021年是充满希望和欢乐的一年,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我们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享受节假日了。无论是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还是外出旅行,这段时间都是放松身心、创造美好回忆的绝佳时机。
-
感恩节:心怀感恩,共庆团圆
3年前: 感恩节是北美国家盛行的传统节日,旨在庆祝来自不同文化和背景的人们团圆和感恩的心态。本文将探索感恩节的起源、及其如何融入各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中。
-
桂树:古今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意象,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3年前: 桂树,又名木犀,是常绿乔木,原产于中国,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桂树象征着高洁、吉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在诗词歌赋中常常出现。
-
中秋节游子盼团圆
3年前: 中秋佳节,是一个阖家团圆的日子。每到中秋,人们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回到家乡与家人团聚,共度佳节。今年的中秋节,我也有幸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与家人共度佳节。
-
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了
3年前: 当你的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时,你是否会感到很开心?还是会觉得很烦躁?回家吃饭这件事,对我们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
岁岁除旧,福福新年:春节2022,你最期待什么?
3年前: 春节,一个象征着团圆、吉祥、欢乐的日子,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2022年的春节即将来临,你的心是不是也开始蠢蠢欲动,期待着这个美好的节日了呢?
-
寻子14年终圆梦,孙海洋驾车1700公里去山东接孙卓
3年前: 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漫漫寻子路艰辛,终团圆喜笑颜开。孙海洋在寻子路上行走14年,此番喜获团圆,真是可喜可贺。透过孙海洋寻子14年的经历,我们看到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执着的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