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你是谁,富春山居图?

今天,我们的主角是一幅画,一幅居于苏州博物馆的名副其实的镇馆之宝,它在中国,乃至世界,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它就是以“春山如黛”“江水如碧”而得名的《富春山居图》。当然,我们今天主要不是聊它的艺术价值,而是聊一聊,关于艺术家半个世纪的纠葛。
你是谁,富春山居图?

可能很多朋友对《富春山居图》不太了解,不过它可是有很多典故的。

我们先来说第一个,这第一个,说的是书画界一个挺有名的盗窃官司。

1956年,一个叫吴仕伦的人在垃圾堆里捡到了几张破旧的画纸,经鉴定,发现这几张画纸竟然是元代大画家黄公望的真迹,这就是《富春山居图》。这吴仕伦当时就高兴坏了,他转手就把这画卖给了上海博物馆。

后来,这件事被黄公望的后人知道了,他们觉得吴仕伦捡画不还就是偷,于是就把吴仕伦告上了法庭。经过几年的审理,法院最终判决吴仕伦侵权,必须把画还给黄公望的后人。

吴仕伦当然不高兴了,他就把画撕成了两半,一半在自己手里,一半藏在了亲戚家。几经辗转,其中一幅先后辗转上海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后,最终落脚于浙江省博物馆。

这幅画在上海博物馆和浙江省博物馆两地放了10多年后,被发现有焦糊味。经专家鉴定,焦糊味是由于画上被喷洒了极细的化学药剂所致,药剂中含有硫酸和多种消毒剂。也就是说,这幅画被“泼了硫酸”!

更令人气愤的是,在修复的时候,工作人员居然在宣纸的反面发现了写着“小心”和“勿动”字样的字条。更重要的是,这些字条是“泼硫酸”前就有的!

这一下,人们才意识到这是一个惊天大阴谋,犯人就是当时上海博物馆的馆长汪世清。汪世清是一个狂热的“文革”分子,他认为《富春山居图》是封建社会的糟粕,所以他想把它毁掉。

汪世清的阴谋最终没有得逞,经过专家们的修复,《富春山居图》重新焕发了光彩。

《富春山居图》的第二个典故,也是一个盗窃官司,不过这次的主角不是吴仕伦,而是张大千。

1956年,张大千在上海博物馆看到了《富春山居图》,他被这幅画深深地震撼了。为了能够拥有这幅画,张大千决定伪造一幅《富春山居图》。

张大千的伪作非常逼真,甚至连专家都骗过了。1962年,张大千带着伪作去了台湾,后来又把画卖给了美国的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

多年后,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才发现自己买到的是赝品。于是,他们就把张大千告上了法庭。经过几年的审理,法院最终判决张大千赔偿克利夫兰艺术博物馆100万美元。

张大千的伪作丑闻一时轰动中外,他也因此成为了众矢之的。张大千后来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他将剩余的伪作全部销毁,并公开向《富春山居图》的真迹道歉。

标签:/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吴仕伦/上海博物馆/浙江省博物馆/汪世清/张大千/伪作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