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那些年,我们一起“咬文嚼字”的高考:2012年作文题的N种打开方式

想当年,高考作文可是决定命运的“敲门砖”。2012年高考作文题,各省份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有的玩深沉,有的接地气,还有的... 算了,咱们今天就来八一八这些题目背后的故事,看看当年那些“咬文嚼字”的我们,是如何被这些题目“折磨”的。
那些年,我们一起“咬文嚼字”的高考:2012年作文题的N种打开方式

话说2012年那会儿,我还是个青葱少年(虽然现在也依旧很年轻!),每天啃书啃到怀疑人生。最怕的就是作文,总觉得肚子里那点墨水不够用。当年各省的作文题,简直五花八门,让人眼花缭乱。

先说说新课标卷,给了段材料:一个拿着盛开鲜花的小女孩,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她把花举起来,通过一个窗口递给站在窗口后面的妈妈。材料下方有“接过鲜花,接过希望”的字样。哎呦喂,这题目看似简单,实则暗藏玄机。你得读懂“鲜花”和“希望”的象征意义,还得联系实际,谈谈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我当时就在想,这小女孩要是递的是榴莲,是不是就代表“接过挑战,迎接刺激”了?(纯属玩笑,请勿当真!)

然后是北京卷,题目是“老规矩”。啧啧啧,这题目瞬间把人拉回到了过去,想起了胡同口的老大爷、过年放鞭炮的习俗、还有小时候的“糖葫芦情结”。“老规矩”既可以是传统美德,也可以是陈规陋习,关键看你如何理解,如何运用。当年我写的是“老规矩”中的诚信,结果分数嘛...只能说,老师可能觉得我太实在了!(委屈巴巴.jpg)

还有上海卷,题目是“人,即使在再大的压力下,也要活得优雅”。这题目一听就很有“腔调”,充满了文艺气息。优雅是什么?是面对困难时的从容不迫,是保持内心的平静与美好。当年我就想,优雅地啃完一碗泡面算不算优雅?(感觉自己跑题了...)

其他省份的题目也各有特色,像广东卷的“捐助”,江苏卷的“忧与爱”,都引导我们关注社会,思考人生。不得不说,这些题目真的是锻炼了我们的思辨能力和写作能力。

当然,高考作文也不是唯一的标准。但回过头来看,当年那些“咬文嚼字”的日子,确实让我们学会了如何表达,如何思考,如何用文字去记录这个世界。所以,感谢那些年的高考作文题,虽然它们让我们“秃头”,但也让我们成长!

标签:高考作文,2012,素质教育,写作,语文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