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是“好大儿”,晚上是“大玩家”:当代青年的AB面人生报告

A面人生:被精心谱写的“标准曲目”
所谓的“白天是儿子”,其实是一个高度浓缩的比喻。这里的“儿子”,泛指那个在社会主流评价体系里,努力扮演着“正确”角色的我们。
在A面人生里,我们的行动轨迹大多遵循着一份无形的“人生剧本”。早上,被闹钟而不是梦想叫醒;通勤路上,耳机里放的可能是行业资讯播客,而不是摇滚乐;在公司或学校,我们是“PPT工匠”“数据分析员”“小组讨论贡献者”,以及最重要的——“情绪稳定、积极向上”的团队一份子。回到家,我们又是父母眼中懂事孝顺的孩子,会主动聊聊工作学习,对亲戚的“关心”报以得体的微笑,完美演绎着“别人家的孩子”。
这一面,是责任、是期望、是社会属性的集中体现。它或许不完全是“我”想成为的样子,但却是“我”需要扮演的角色。它为我们提供安身立命的根本,也为我们赢得了在主流世界里的一张入场券。说白了,A面的我们,活得像一个严谨的“产品”,功能齐全,性能稳定。
B面人生:尽情挥洒的“即兴独奏”
然而,我们这代人,怎么可能甘心只当一个标准化的“产品”?于是,夜晚成了我们切换到B面的最佳时机。夜色,是最好的保护色,也是最棒的聚光灯。
“晚上是……”这个填空题的答案,可谓是五花八门,精彩纷呈:
AB面的成因与和解
为什么这种双面人生如此普遍?我想,原因无外乎几点。首先,这是我们寻求“自我实现”和“精神补偿”的方式。A面人生满足了我们的生存需求,但B面人生才能满足我们的精神需求,让我们感觉到“我”是独一无二的、鲜活的。其次,互联网和数字技术为B面的绽放提供了无限可能。无论你的爱好多么小众,总能在线上找到组织,找到展示的舞台。最后,这也是一种解压方式。面对现实的压力,我们需要一个可以自由呼吸、不受评判的空间,B面就是这个安全阀。
当然,要完美驾驭AB面人生并不容易,它考验着我们的时间管理能力和精力分配。一不小心,就可能导致睡眠不足、身心俱疲,让“热爱”变成另一种“负担”。
因此,真正成熟的AB面生活,不是割裂,而是共生。A面的努力,为B面的热爱提供了物质基础;B面的激情,又为A面的枯燥注入了活力和创造力。或许,我们追求的,正是在这两个角色间游刃有余地切换,最终让A面和B面相互渗透,融合成一个更完整、更丰富、也更快乐的自己。毕竟,人生这场大戏,既要有规定动作,也要有自选动作,才叫精彩,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