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再也没有这样的人:那些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和“老讲究”

有没有觉得,有些东西,以前随处可见,现在却像恐龙化石一样稀有了?不是因为它们过时了,而是掌握它们的人,正在逐渐淡出我们的视线。今天咱们就来聊聊那些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和“老讲究”,缅怀一下那些可能“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了的行业和生活方式。
再也没有这样的人:那些正在消失的“老手艺”和“老讲究”

小时候,我家楼下住着一位王爷爷,他可是远近闻名的磨刀匠。每隔一段时间,他就会推着那辆吱呀作响的破自行车,上面架着一块巨大的磨刀石,走街串巷地吆喝:“磨刀嘞!菜刀剪子菜刀嘞!”邻居们纷纷拿出钝了的家伙事儿,围着王爷爷,看他那娴熟的手法,听他那幽默的段子。磨完刀,王爷爷还会顺手教你几招保养刀具的秘诀,让你感觉赚大了。

可现在呢?磨刀匠的身影几乎绝迹,取而代之的是各种方便快捷的家用磨刀器。虽然方便是方便了,但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少了那份人情味,少了那份精益求精的匠人精神。

除了磨刀匠,还有很多“老手艺”正在消失。比如说,修钢笔的老师傅。以前钢笔可是学生的标配,坏了总得找人修。老师傅拿着放大镜,仔细地检查笔尖,用各种工具进行微调,最后还能跟你聊聊钢笔的品牌历史。现在呢?钢笔坏了直接扔,谁还费那个劲儿去修?

当然,消失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一些“老讲究”。以前人们写信,讲究字迹工整,遣词造句,一封信写好,得反复修改,生怕出现错别字。现在呢?微信语音一发,简单粗暴,方便是方便了,但总觉得少了点仪式感,少了点书信往来的乐趣。

还有以前的邻里关系,那可是相当亲密。谁家做了好吃的,都会分给邻居尝尝,谁家有困难,大家都会伸出援手。现在呢?高楼林立,邻居之间形同陌路,甚至连名字都不知道。

其实,这些“老手艺”和“老讲究”的消失,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科技进步,生活节奏加快,人们追求效率和便捷,很多传统的东西自然会被淘汰。但是,这些“老手艺”和“老讲究”所蕴含的匠人精神、人情味和社会责任感,却是我们应该珍惜和传承的。

也许有一天,当我们回顾过去,会发现很多东西都变得面目全非,但至少我们还能记得,曾经有这样一群人,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属于那个时代的辉煌。所以,让我们珍惜现在,记住那些正在消失的美好,或许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再也没有这样的人”之一,因为我们传承了那些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老手艺,匠人精神,传统文化,邻里关系,时代变迁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