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西安抗日游行——国难当头,青年挺身而出

西安抗日游行是抗日战争初期发生在西安的一场大规模学生和市民抗议示威活动,有力推动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发展。今天,就让我们回到那段烽火岁月,重温这段光辉历史。
西安抗日游行——国难当头,青年挺身而出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三省,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在西安,一批热血青年学生率先站了出来,他们成立“抗日救国会”,并于1931年12月9日发动了第一次大规模抗日游行。

游行队伍从陕西省立第一中学出发,途经钟楼、南大街等主要街道,沿途高呼抗日口号,散发宣传传单,声势浩大。游行队伍中不仅有学生,还有市民和工人,人数多达数万人。

抗日游行引起了全城轰动,也遭到了国民政府当局的镇压。当局出动军警强行驱散游行队伍,逮捕了数百名学生。但西安人民没有被吓倒,他们继续开展抗日救亡活动。

1932年1月28日,日本侵略者炮轰上海闸北,淞沪会战爆发。消息传到西安,激起了全城的义愤。2月12日,西安各界人士举行第二次大规模抗日游行,声讨日本侵略者,要求国民政府抗日救国。

这次游行规模更大,游行队伍长达数公里,口号声响彻全城。游行结束后,游行队伍还到国民政府驻西安办事处请愿,要求政府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在西安人民的抗议和推动下,国民政府终于在1932年5月31日与日本签订《淞沪停战协定》,淞沪会战宣告结束。西安抗日游行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

西安抗日游行是中国人民抗日救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中国人民同仇敌忾、英勇抗敌的决心。抗日游行中涌现出的青年学生和各界人士,是民族的脊梁,他们的爱国精神和民族气节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

标签:西安抗日游行,九一八事变,淞沪会战,爱国精神,民族气节

兴趣推荐

  • 《还我河山1929》:重温历史、弘扬民族精神

    2年前: 《还我河山1929》是一部以东北抗战为背景的战争史诗电影,讲述了1929年东北军奋勇抗击日寇的真实故事。电影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扣人心弦的情节和感人肺腑的人物形象,深深打动了观众,被誉为“中国战争片的巅峰之作”。

  • 杜聿明:抗日英雄,战场骄子

    2年前: 作为一名军人,他戎马一生,为国为民,功勋卓著。作为一名长官,他纪律严明,爱兵如子,深受下属爱戴。作为一名丈夫,他恩爱有加,相濡以沫,令人艳羡。作为一名父亲,他慈爱宽厚,言传身教,培养出优秀的后代。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杜聿明将军的简历,了解他传奇的一生。

  • 电视剧《地上地下》

    2年前: 《地上地下》是一部优秀国产电视剧,从1931年9月18日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剧中内容真实还原了十四年间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各色人等在战场内外显现出的坚韧与勇猛,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生死、前赴后继、同仇敌忾、共御外侮的伟大抗战精神。

  • 血战上海滩:一段永不磨灭的抗日记忆

    2年前: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滩发生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血战上海滩”。这次战役是中国军队在淞沪会战中的重要一环,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篇章。

  • 八百壮士为什么被禁?

    2年前: 最近,电影《八百壮士》被禁了。这个消息一出来,引起了轩然大波。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八百壮士》被禁的原因。

  • 《八佰》的历史背景

    2年前: 《八佰》是一部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战争片,影片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名中国士兵坚守四行仓库,抵抗日军进攻的故事。影片真实还原了当时的历史背景,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战争的残酷和中国人民的英勇抗战精神。

  • 9月18日全国鸣笛时间:致敬,铭记

    2年前: 9月18日,一个值得所有炎黄子孙铭记的日子。在这天,我们用汽笛的轰鸣,来缅怀那段屈辱的历史,向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致敬。

  • 座山雕原型:从土匪到将军的传奇人生

    2年前: 座山雕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土匪,也是影视剧中常见的角色。他的原型人物张乐山的人生经历曲折离奇,从土匪到将军,充满了传奇色彩。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座山雕的原型张乐山。

  • 八百:一部被禁的电影

    2年前: 《八百》是一部2020年上映的中国战争片,由管虎执导,黄志忠、张译、姜武、余皑磊、王千源等主演。影片讲述了1937年淞沪会战期间,八百壮士坚守上海四行仓库的故事。

  • 八年的抗战浴血奋战,铭记历史,缅怀先烈

    2年前: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在二战期间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的一场正义战争。这场战争历时八年,最终以中国人民的胜利而告终。

  • 八六海战:一场惊心动魄的胜利

    2年前: 八六海战是一场发生在中国解放军和中华民国海军之间的海上战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海军唯一一次大型海战。这场战役的结果,不仅使中国海军一雪前耻,更重要的是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决心。

  • 淞沪会战:血战到底,不屈不挠的英雄史诗

    2年前: 淞沪会战,是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战役。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英雄史诗。

  • 张发奎:从“黔军之父”到一代名将

    2年前: 张发奎,贵州湄潭人,字向华,1896年出生于贵州湄潭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聪颖好学,1914年考入贵州陆军讲武堂,1916年毕业后,参加了黔军,从此便开始了戎马生涯。

  • 满洲国:东北亚历史上的短暂插曲

    2年前: 满洲国是一个曾经存在于中国东北的傀儡政权,它于1932年成立,1945年灭亡。在这个短暂的13年里,满洲国经历了巨大的变化,也给东北亚的历史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从银幕铭刻硝烟:淞沪会战的电影世界

    2年前: 当硝烟散尽,历史沉淀,电影用独有的方式,将浩瀚烽火定格成银幕上的永恒。一起来走进淞沪会战的电影世界,重温峥嵘岁月,致敬英雄先烈。

  • 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有什么不同?

    2年前: 七七事变和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两个重大事件,七七事变标志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而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帝国主义企图吞并中国的东北地区。这两个事件都是中国人民永远不能忘记的苦难历史。

  • 9一八事变简史:揭开九一八事变的前因后果

    2年前: 9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侵略中国的阴谋。当日军攻占沈阳后,国民政府采取不抵抗政策,东北沦陷。9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序幕,也是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开始。

  • 回眸九一八事变,勿忘国耻,铭记历史

    1年前: 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对中国发动的大规模侵略战争的开始,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灾难。89年来,中华儿女从未忘记这一国耻日,并以此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建设祖国。

  • 九一八事变:血与泪的记忆

    1年前: 九一八事变,是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这场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激起了中国人民强烈的反抗精神,为中国人民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