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记教案:拔高学生思想境界,陶冶爱国主义情操

一、文本解读
1.概述文章内容:
《登泰山记》以“登泰山”为背景,叙述登泰山途中所见所想,表达作者对祖国壮丽山河的热爱以及对历史人物的仰慕之情。
2.品味语言文字:
韩愈在文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比、排比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例如,“如登高山,而四望也”,“若失坠地而下,则无从知其所穷”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泰山的雄伟壮观。
二、写作手法
1.运用对比手法:
韩愈在文章中将登泰山前后的感受进行对比,烘托出登泰山后的豁然开朗。登泰山前,“颇畏其高而难”,登泰山后,“始知泰山之大而小,而我之不足以为道也。”这种对比,突出了登泰山的伟大和作者的渺小,进一步激发读者的爱国热情。
2.借景抒情:
韩愈在文中借泰山的壮丽景色,抒发自己热爱祖国、崇敬先贤的情怀。例如,“东海黄河,巨浸千里,皆入于海”,“齐鲁青州之野,弥千里,其民数百万”等,这些景色描写不仅展现了泰山的雄伟壮观,也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三、思想内涵
1.热爱祖国:
《登泰山记》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崇敬先贤的思想感情。韩愈在文中通过对泰山的描绘,赞美了祖国的壮丽山河,表达了对祖国深厚的感情。文章最后,韩愈写道:“登斯楼也,则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想矣。”这句话表达了作者登泰山后,心胸开阔、豪情满怀的爱国主义情怀。
2.积极入世:
韩愈在文中还表达了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思想。他写道:“大丈夫当朝有利于天下,不当私肥其身”,“其所谓豪杰之士,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这些话语,体现了韩愈积极入世、建功立业的思想,激励读者奋发向上,为祖国做出贡献。
兴趣推荐
-
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穿越历史,走近近代中国的军事变革
2年前: 走进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晚清时期那个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的年代。这两座古老建筑承载着中国近代军事发展的历史印记,见证了中国军队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以及民族救亡图存的艰苦历程。
-
爱国童谣:在歌声中传承中华精神
2年前: 在成长的过程中,相信大家都唱过不少爱国童谣。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歌词简单易懂,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我们的爱国情怀。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爱国童谣,看看它们是如何用歌声传承中华精神的。
-
向使命致敬——光明与希望的游击战史诗
2年前: 在血雨腥风的战火中,有这样一群铁血战士,他们坚守信仰,视死如归,用手中的钢枪向使命致敬。电影《光荣使命》以真实的历史事件为背景,讲述了豫东战场上一群八路军战士的故事,展现了他们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和舍生取义的崇高品质。
-
徐州会战:硝烟中的人间悲欢
2年前: 徐州会战,国民革命军与日军的生死鏖战,百万雄师汇聚徐州,演绎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史诗。硝烟弥漫,炮火连天,在这场旷日持久的鏖战中,人间的悲欢交织成一首激昂的战歌。
-
我的唐朝兄弟演员表:穿越时空的兄弟情谊
2年前: 《我的唐朝兄弟》是一部穿越时空的喜剧片,讲述了现代青年张小强穿越到唐朝,结识了一群唐朝兄弟,在经历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冒险后,最终回到现代的故事。本片汇集了众多优秀演员,为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视觉盛宴。
-
百年文体争锋——浅谈古文运动
2年前: 你是否想过,在风靡全世界的白话文学之前,中国文学界曾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它又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回那段历史,去探寻这场文坛风云。
-
红领巾心向党: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2年前: 当我还是一名小学生时,我就一直佩戴着红领巾,我知道它代表着光荣、责任和使命。无论是在校园还是在家中,我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争做一名优秀的学生。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红领巾心向党的重要意义,以及我们应该如何传承红色精神,争做时代先锋。
-
位卑未敢忘忧国:立足平庸,心怀家国
2年前: 位卑未敢忘忧国,是出自于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表达了诗人即使自己地位卑微,依然心系国家命运的强烈爱国情怀。本篇文章将从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含义、表现形式和现实启示三个方面,为大家解读这句话的深刻内涵。
-
青年节的盛大节日——纪念五四运动
2年前: 每年的五月四日是中国青年节,也被称为“五四青年节”。青年节是纪念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而设立的节日。五四运动是一场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伟大爱国运动,它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使中国青年在民族解放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
特种兵之霹雳火:阳刚与热血的极致演绎
2年前: 《特种兵之霹雳火》是“特种兵系列”的第三部,也是最受欢迎的一部。该剧讲述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火凤凰”女子特种部队的传奇故事。这是一部热血、阳刚、青春的电视剧,它不仅展现了女兵的铁血柔情,还诠释了军人的爱国精神和奉献精神。
-
美国强根
2年前: 美国强根是美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代表着美国人民对家庭、土地和国家的热爱。强根文化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美国建国之初。
-
唐宋八大家:纵横文坛,熠熠生辉
2年前: 在文学的长河中,唐宋八大家犹如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诗词的天空。他们用笔墨书写历史,用文章震动朝野,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
鸦片战争的影响:苦难的教训
2年前: 鸦片战争对中国历史来说,是一场巨大的浩劫。它不仅给中国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导致了中国近代史的屈辱。本文将带你了解鸦片战争的影响,以及它对中国历史的深刻教训。
-
踏春好时节——“草长莺飞二月天全诗”鉴赏
2年前: “草长莺飞二月天”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韩愈的《春雪》一诗。全诗描绘了早春二月,草长莺飞,春意盎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热爱春天,赞美大自然的美好之情。
-
敬亭山在哪里,让你梦回童年的诗篇
2年前: 如果你去安徽,一定不要错过九华山。而在九华山附近,还有一个地方值得你一去,那就是敬亭山。敬亭山曾是李白诗中吟诵的对象,也被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赞叹为“天下无山”。那么敬亭山在哪里呢?在一个与世无争的小县城中,它曾是孩子们的天堂。
-
唐朝古文运动——文学乱斗的一场“大逃杀”
2年前: 唐朝古文运动是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文学革命,以怼天怼地怼空气、横扫一切牛鬼蛇神的气势,为我们留下了无数不朽的文学瑰宝。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撕逼大战中,韩愈、柳宗元两尊文学巨擎横空出世,以一己之力掀起了文坛巨浪,带着小迷弟们横扫唐代文坛。
-
《谪岭南道中作》:一场旅程,一份惦念
2年前: 以诗为友,与自然对话。千古名篇《谪岭南道中作》描写了诗人韩愈被贬谪岭南途中所见所闻,抒发了浓厚的爱国情怀。让我们一起来走进这首诗,感受诗人流露出的复杂情感。
-
学海无涯苦作舟的上一句是什么,出处又在哪里?
2年前: “学海无涯苦作舟”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谚语,但它的上一句是什么呢?我想恐怕很多人并不清楚。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吧。
-
韩愈:唐宋八大家之首,文学史上的不朽丰碑
2年前: 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以其豪放激昂、妙趣横生的文风,在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更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让我们走进韩愈的世界,领略这位文学巨匠的风采。
-
古人谈读书:书中自有千古事
2年前: 读书,是古人人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们对读书的看法和我们现代人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听听古人对于读书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