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天上的街市》做成一堂“神仙”课?——一份脑洞大开的课件制作指南
第一幕:点火升空——用“沉浸感”敲开想象大门
一堂好课的开头,就像电影的开场,必须在三分钟内抓住观众。传统的“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模式太老套了,我们来点不一样的。
第二幕:星际巡航——像“导游”一样品读诗歌
进入正文讲解,我们的角色要从老师切换成一名“星际导游”,带领学生游客们细细游览这个神奇的街市。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讲解“联想”这个核心技能。我会把它比作一个“任意门”,郭沫若就是那个从“地上街市”瞬间穿越到“天上街市”的“大雄”。我会用一个简单的图示,画出“街灯 → 明星 → 天上的街市”这个思维跳跃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伟大的诗歌往往源于一次伟大的“脑洞”。
这是全诗最华彩的部分。讲解时,千万不要平铺直叙。我们可以这样做:
1. 角色扮演: 提问:“如果让你来当天上街市的市长,你会如何规划这条街?街上会有什么?卖些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上台发布他们的“市政规划”。有的可能会说卖仙丹,有的可能会说卖云朵做的棉花糖,还有的可能会说提供“瞬间移动”服务。
2. 视觉化呈现: 一边朗读“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一边在PPT上展示一些古风、仙侠、赛博朋克风格的空中楼阁图片,甚至可以放一些《天空之城》的片段。告诉学生,每个人的想象都可以为这条街添砖加瓦。诗中“闲游”的“仙人”,就是我们这些读者。
这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一站。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在这里,他们不再是悲剧主角,而是幸福的店主。我会这样解读:
* 颠覆传统: 郭沫若为什么要把悲剧改成喜剧?这背后是他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诗人希望打破旧的束缚,创造一个理想的新世界。这不仅是对神话的改造,更是对现实的期许。
* 情景再现: 我会请两位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一下牛郎织女在“天河畔”的店铺里,是如何向顾客(其他同学)兜售他们的“星光灯笼”或者“云锦霓裳”的。在欢笑中,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诗歌内容,更感受到了那份温暖的人情味和对幸福的追求。
第三幕:返航着陆——让“创造力”成为作业
课程的结尾,不是简单的“背诵全文”,而是要让想象力落地生根。
1. 小小画家: 画出你心中的“天上的街市”。
2. 小小作家: 续写这首诗,或者写一篇《天上的街市游记》。
3. 小小导演: 和小组成员一起,把这首诗排演成一个短小的课本剧。
通过这样一套“三幕剧”式的课件设计,我们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想象力的点火人。学生们学到的,也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美化生活的能力。这,或许才是一堂“神仙”课真正的意义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