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如何把《天上的街市》做成一堂“神仙”课?——一份脑洞大开的课件制作指南

每次要备《天上的街市》这首诗的课,我总感觉自己像个即将发射火箭的工程师,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郭沫若先生用寥寥数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如此瑰丽奇妙的星空世界;忐忑的是,我要如何把这份超越时空的浪漫与想象,原汁原味地传递给那些习惯了刷短视频、玩手游的孩子们?直接照本宣科,恐怕只会把“天上的街市”讲成“天上的菜市”,索然无味。所以,今天我不打算给你一份死板的PPT模板,而是想分享一套制作“神仙”课件的思路,让我们一起把这堂课,变成一场引人入胜的星际旅行。
如何把《天上的街市》做成一堂“神仙”课?——一份脑洞大开的课件制作指南

第一幕:点火升空——用“沉浸感”敲开想象大门

一堂好课的开头,就像电影的开场,必须在三分钟内抓住观众。传统的“作者简介、背景介绍”模式太老套了,我们来点不一样的。

  • 视听先行: 关掉教室的灯,用投影仪播放一段星空延时摄影的视频,配上空灵、静谧的背景音乐(比如《故乡的原风景》或者一些轻音乐)。然后问学生们一个问题:“当你仰望星空时,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别急着要标准答案,让他们的思绪先飞一会儿。有学生可能会说看到北斗七星,有的可能会说想到了外星人,甚至有的会说想到了烤串摊(因为星星像炭火),无论答案多离谱,都给予鼓励。这叫“情绪预热”,先把大家的频道调到“想象”模式。
  • 联觉游戏: 接下来,我们可以玩一个“通感”游戏。展示几张图片:夜晚城市的街灯、渔船上的点点渔火、萤火虫。然后提问:“这些地上的光,和天上的星星,有没有什么奇妙的联系?” 这就自然而然地引出了诗歌的第一二节——诗人正是由地上的街灯,联想到了天上的街市。你看,没讲一个字,诗歌的魂——联想与想象,已经被我们“植入”学生的大脑了。
  • 第二幕:星际巡航——像“导游”一样品读诗歌

    进入正文讲解,我们的角色要从老师切换成一名“星际导游”,带领学生游客们细细游览这个神奇的街市。

  • 第一站:街市入口(第一、二节)
  • 在这里,我们要重点讲解“联想”这个核心技能。我会把它比作一个“任意门”,郭沫若就是那个从“地上街市”瞬间穿越到“天上街市”的“大雄”。我会用一个简单的图示,画出“街灯 → 明星 → 天上的街市”这个思维跳跃的过程。让学生明白,伟大的诗歌往往源于一次伟大的“脑洞”。

  • 第二站:中心广场(第三节)
  • 这是全诗最华彩的部分。讲解时,千万不要平铺直叙。我们可以这样做:

    1. 角色扮演: 提问:“如果让你来当天上街市的市长,你会如何规划这条街?街上会有什么?卖些什么?”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上台发布他们的“市政规划”。有的可能会说卖仙丹,有的可能会说卖云朵做的棉花糖,还有的可能会说提供“瞬间移动”服务。

    2. 视觉化呈现: 一边朗读“我想那缥缈的空中,定然有美丽的街市”,一边在PPT上展示一些古风、仙侠、赛博朋克风格的空中楼阁图片,甚至可以放一些《天空之城》的片段。告诉学生,每个人的想象都可以为这条街添砖加瓦。诗中“闲游”的“仙人”,就是我们这些读者。

  • 第三站:牛郎织女的“夫妻店”(第四节)
  • 这是最富有人情味的一站。牛郎织女的故事大家耳熟能详,但在这里,他们不再是悲剧主角,而是幸福的店主。我会这样解读:

    * 颠覆传统: 郭沫若为什么要把悲剧改成喜剧?这背后是他对美好、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在那个新旧交替的时代,诗人希望打破旧的束缚,创造一个理想的新世界。这不仅是对神话的改造,更是对现实的期许。

    * 情景再现: 我会请两位学生上台,即兴表演一下牛郎织女在“天河畔”的店铺里,是如何向顾客(其他同学)兜售他们的“星光灯笼”或者“云锦霓裳”的。在欢笑中,学生们不仅理解了诗歌内容,更感受到了那份温暖的人情味和对幸福的追求。

    第三幕:返航着陆——让“创造力”成为作业

    课程的结尾,不是简单的“背诵全文”,而是要让想象力落地生根。

  • 创意工坊: 布置一个开放性的作业,三选一:
  • 1. 小小画家: 画出你心中的“天上的街市”。

    2. 小小作家: 续写这首诗,或者写一篇《天上的街市游记》。

    3. 小小导演: 和小组成员一起,把这首诗排演成一个短小的课本剧。

  • 情感升华: 最后,回到最初的星空图片,我会告诉学生们:诗歌,就是我们对抗平庸生活的“超能力”。它教会我们,即使身处平凡的街市,也能抬头仰望,心中拥有一片璀璨的星空。郭沫若先生在百年前写下这首诗,是想点亮那个时代人们心中的希望;而今天我们学习它,是为了点亮自己心中那盏名为“想象”的灯。
  • 通过这样一套“三幕剧”式的课件设计,我们不再是知识的灌输者,而是想象力的点火人。学生们学到的,也不仅仅是一首诗,更是一种观察世界、美化生活的能力。这,或许才是一堂“神仙”课真正的意义所在。

    标签:天上的街市,郭沫若,诗歌教学,课件设计,想象力,素质教育,牛郎织女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