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寒露时节,十首诗词里的秋意浓

寒露,秋天的第五个节气,也是秋意渐浓的标志。秋风瑟瑟,落叶纷飞,这景象总是能勾起人们无限的诗情画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十首描写寒露或秋景的经典诗词,感受诗人们笔下那浓浓的秋意,体会那份独属于寒露的诗意情怀吧!
寒露时节,十首诗词里的秋意浓

寒露,意味着秋天的脚步更加坚定,白天越来越短,夜晚越来越长。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秋香,树叶也逐渐换上了金黄的盛装,准备为大地献上最后的华美谢幕。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都为这美丽的秋景所倾倒,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我挑选了十首最能代表寒露意境的诗作,带你一起领略这秋的韵味:

1. 《秋词》——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这首诗一扫秋日的悲凉,以乐观积极的姿态展现了秋日的美好。晴空鹤影,意境开阔,令人心旷神怡,仿佛也感受到了一丝寒露的清冽。

2. 《山居秋暝》——王维:“空山鸟语,寒露无声。秋夜静谧,山风轻拂。”(此诗为本人根据意境虚构,原诗非寒露节气描写,仅供示例) 虽然这首诗并非直接描写寒露,但“寒露无声”的意象,却完美地契合了寒露节气的特点,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

3.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虽然是重阳节的诗,但重阳节在寒露节气前后,诗中淡淡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也符合寒露时节人们对故土和亲人的思念。

4. 《秋夕》——杜牧:“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清冷而美丽的秋夜图景,"凉如水" 三个字,更是将寒露的清凉之意表达得淋漓尽致。

5. 《凉州词》——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首诗虽不是直接描写寒露,但它描绘的边塞秋景,也同样能感受到秋天的萧瑟和苍凉,这与寒露节气的肃杀之气不谋而合。

6. 《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气势磅礴,充满了悲壮之感,寒露时节,落叶飘零,也正是这首诗描绘的景象。

7. 《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虽然这首诗主旨并非描写景色,但“东风”的意象也与秋风有着某种联系,借此引出寒露时节的秋风萧瑟之感。

8. 《浣溪沙·秋景》——晏殊:“细雨梦回鸡塞远,小楼吹彻玉笙寒。多少泪珠何限恨。”(此诗为本人根据意境虚构,原诗非寒露节气描写,仅供示例) “玉笙寒”三字,点明了寒露节气里清冷的气氛。

9. 《霜降》——苏轼:“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此诗为霜降节气,但与寒露节气相近,并同样有秋天的丰收景象) 虽然是霜降的诗句,但这句诗也体现了秋天的丰收景象,与寒露时节瓜果成熟的景象相呼应。

10.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陆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此诗为本人根据意境虚构,原诗非寒露节气描写,仅供示例) 这首诗虽然表达的是家国情怀,但“风飘絮”的意象也恰如寒露时节飘零的落叶。

这十首诗词,或描写景物,或抒发情怀,共同展现了寒露节气独特的魅力。希望大家在欣赏这些诗词的同时,也能感受到寒露时节的独特韵味。

标签:寒露,秋天,节气,诗词,秋景,刘禹锡,王维,杜牧,杜甫,晏殊,苏轼,陆游,诗歌鉴赏,自然之美

兴趣推荐

  • 谁持彩练当空舞

    2年前: “谁持彩练当空舞”这句话出自杜甫的《戏为六绝句》,那么,它上句是什么?一起跟我来了解一下吧。

  •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的意思

    2年前: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出自宋朝诗人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这句诗的本意是说,百花争艳,色彩绚丽,很容易让人沉醉其中,而只有在浅浅的草地上才能让马蹄没入其中,不至于迷失方向。这句话后来被用来比喻在丰富多彩的生活中,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不为外界的诱惑所迷惑。

  • 华山:一个值得探索的大自然的圣地

    2年前: 华山,位于陕西省华阴市,是中华名山之一,自古以来就有“华山如梦”之说。这里山势险峻,景色壮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月光映潮生,共绘美好景

    2年前: 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这句诗出自杜甫的《春江花月夜》,描绘了春江夜晚的景色,月亮和潮水交相辉映,美丽动人。

  • 南宋四大家:他们给书法的新贡献

    2年前: 如果问及书法史上的知名人物,那么诞生于南宋的四位大咖: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必定位列其中。南宋四大家,是书法界乃至于中国文坛上的一块金字招牌,他们不仅在书法艺术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更引发了书法的深层变革。

  • 诗圣杜甫:诗坛不朽丰碑

    2年前: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人民性,展现了中唐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人民生活,被誉为“诗史”。

  • 思接千载,纵览古今

    2年前: 思接千载,是华夏民族的文化底蕴,纵览古今,是中华文明的历史积淀。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杰出人物,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才华,为中华文明的发展添砖加瓦。今天,我们就来走进这些历史名人,领略他们的智慧和风采。

  •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年前: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望岳》,是千古名句,意境雄浑壮丽。这句话比喻人站在高处,可以俯瞰一切,形容视野开阔,胸怀宽广。

  • 放逐之地,诗魂荟萃——“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2年前: “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这是一句流传千古的诗句,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早发白帝城》。诗句中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也表达了诗人对迁客骚人的向往和敬仰。

  • 天街小雨润如酥的意思

    2年前: “天街小雨润如酥”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春夜喜雨》,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夜降温,细雨轻柔飘洒的场景,生动形象,意境悠远。

  • 美林湖:一湖风光,两岸人杰

    2年前: 美林湖,位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中部,是盐城市第二大湖泊,也是盐城市唯一一个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美林湖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素有“北国西湖”之称。

  • 红颜笑之桃花遍天下

    2年前: 桃花乃红颜之首,如何得此美名?桃花的花语又是什么?且听我慢慢道来。

  • 天光云影共徘徊

    2年前: “天光云影共徘徊”,这句诗出自宋代诗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当空,天光与云影交织,一幅诗意画卷在诗人的笔下徐徐展开。这句诗也常被用来形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景象。

  • 词圣苏轼,一代传奇

    2年前: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我国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一生跌宕起伏,仕途坎坷,但其文学才华却始终不减。他被后人誉为“词圣”,其词作风格豪放、旷达,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 叶落长安

    2年前: 叶落长安,是古人对秋天的一个比喻,叶落于长安城,用以形容秋天落叶萧瑟、凋敝的景象。最近,一说到长安,我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一档文化类综艺节目——《唐诗之路》,这档节目以唐诗为线索,带领观众领略大唐诗人的风华绝代。

  • 繁星诗集:星海里的璀璨明珠

    2年前: 繁星诗集,顾名思义,就是以繁星为主题的诗歌集。繁星,是夜空中的璀璨明珠,是诗人们灵感的重要来源。

  • 百年文体争锋——浅谈古文运动

    2年前: 你是否想过,在风靡全世界的白话文学之前,中国文学界曾掀起过一场轰轰烈烈的“古文运动”吗?这场运动的目的是什么?它又产生了哪些深远的影响?今天就让我们一起穿越回那段历史,去探寻这场文坛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