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戮演绎》:当加害者拿起摄像机,我们看到了什么?
## 一场离奇的“电影梦”
故事要从1965年的印度尼西亚说起。那场针对所谓“共产主义者”的大清洗,导致了数十万甚至上百万人的死亡。然而,与纽伦堡审判不同,这里的行刑者们从未受到审判。他们非但没有躲藏,反而成了当地社会里受人尊敬的“英雄”,心安理得地享受着晚年生活。
导演约书亚·奥本海默找到了其中最“著名”的刽子手之一——安瓦尔·刚果(Anwar Congo)。安瓦尔年轻时是个“电影院小混混”,靠倒卖电影票为生,他甚至将自己的杀人手法归功于模仿好莱坞黑帮电影。当导演提议让他拍一部关于自己“英雄事迹”的电影时,安瓦尔和他的伙伴们欣喜若狂,仿佛迎来了迟到的好莱坞之梦。他们兴致勃勃地讨论剧本、设计服装、搭建布景,打算拍摄一部融合了黑帮、西部、甚至歌舞元素的史诗大片。
## 真实与表演的混沌边界
于是,我们便看到了纪录片史上最超现实的一幕幕:这群白发苍苍的老人,穿着浮夸的戏服,在镜头前兴高采烈地重演用铁丝勒死人的场景;他们在风景如画的瀑布前,伴随着悠扬的音乐载歌载舞,歌颂着他们的“功绩”;他们甚至搭建了一个山寨的电视访谈节目,主持人热情洋溢地赞美他们的“勇敢”。
起初,这一切都像一场荒诞的闹剧。他们沉浸在自我英雄化的叙事中,对着镜头夸夸其谈,仿佛在讲述别人的故事。然而,当摄像机持续不断地凝视,当表演越来越逼近真实,那道用来自我麻痹的心理防线开始出现裂痕。安瓦尔开始做噩梦,梦见自己被受害者的鬼魂纠缠。在一次拍摄中,当他亲自扮演被审问和虐待的受害者时,那种久违的恐惧感第一次击中了他。他突然意识到,他所炫耀的“功绩”,对于另一群人来说,是何等真实的绝望与痛苦。
## “呕吐”出的良知?
影片的高潮,也是最震撼人心的一幕,发生在安瓦尔曾经杀人的天台上。他带着导演回到故地,详细描述着当年的场景,但这一次,他的语气不再是炫耀。他反复说自己胃里不舒服,然后突然开始剧烈地干呕,仿佛要把积压了半个世纪的罪恶与谎言,连同自己的五脏六腑一起吐出来。
这呕吐,是忏悔吗?是良知发现吗?导演没有给出答案。安瓦尔的反应是生理性的,是一种身体无法再承受心理重负的崩溃。他或许并未真正理解何为正义,也未曾真心向受害者道歉,但他终于在自己构建的虚假电影世界里,撞上了真实的回响。那一刻,所有的表演都失效了,只剩下一个被自己行为所反噬的、衰老而空洞的灵魂。
《杀戮演绎》并非一部简单的历史纪录片,它更像一场深刻的心理学实验。它告诉我们,遗忘和扭曲历史是多么容易,而加害者又是如何通过构建一套“英雄叙事”来为自己脱罪,从而心安理得地生活。它也让我们思考,当正义缺席时,我们该如何面对历史的伤口?这部电影没有给出答案,但它强迫我们直视深渊,而深渊,也回望着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