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开创了中国史书编撰的新道路

《尚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成书于商代后期至西周初期。全书共33篇,其中10篇为虞夏书、23篇为商书。虞夏书主要记载了尧、舜、禹三代帝王的事迹,商书则主要记载了盘庚、武丁、成汤等商代帝王的事迹。
《尚书》的编撰,标志着中国史书编撰的一大进步。在此之前,中国只有《诗经》和《易经》两部经典著作,而这两部著作都是诗歌和占卜之书,并不属于史书。因此,《尚书》的出现,填补了中国史书的空白,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尚书》编撰者是谁,历来众说纷纭。《汉书·艺文志》认为,《尚书》是孔子编撰的,但这个说法并没有得到史学界的广泛认可。多数史学家认为,《尚书》是商周时期史官集体编撰的,其中孔子可能参与了部分篇章的修订。
《尚书》在我国史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而且还是一部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历代统治者都把《尚书》作为治国安邦的必读书目,并从中汲取了大量的政治智慧。
兴趣推荐
-
中国史书:历史文化之窗
2年前: 自古以来,中国便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作为历史的记录者,中国史书也源远流长,从上古的《尚书》、《春秋》到晚清的《清史稿》,它们不仅记录了历史事件,也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风貌和文化特色。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走进中国史书的世界,领略历史文化之美。
-
五经的内容,及其在中华文化中的地位
2年前: 五经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它们是儒家思想的集中体现,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泉。五经包括《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它们形成于不同的时代,内容也各不相同,但它们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
-
登上史书的舞台——二十四史之首的《史记》
2年前: 千古著史笔,竞吐史家词。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是什么呢?它对后世史书有何影响?赶紧随我走进先秦先贤司马迁,走进《史记》的世界吧。
-
五经是指
2年前: 《五经》是儒家经典的核心,被誉为儒家经典的“源头活水”,是中国古代最重要的经典之一。学习《五经》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
韦编三绝:勤学不倦
2年前: 韦编三绝,这个成语想必大家都听说过,它出自《汉书·艺文志》,意思是竹简编成的书被翻阅得太频繁,以至于把编联竹简的牛皮绳都磨断了三次。这个成语形容一个人读书非常勤奋,而且能持之以恒。
-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是谁写的
2年前: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这是鲁迅先生对司马迁所著《史记》的至高评价。《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史学巨著之一,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该书由司马迁历时18年撰写而成,纵跨上起黄帝、下迄汉武帝太初四年(公元前104年)约三千年的历史,全面系统地记述了中国上古至汉初的历史。
-
尚书之“尚”,何解?让先贤带你一探究竟
2年前: 《尚书》,中华古籍的瑰宝之一,作为上古文献的集大成者,其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而今,我们不妨从另一个角度,剖析这本经典著作之名,探究“尚”字之理,感受古人思想之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