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千古名篇,情真意切

唐朝时,送别是中国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人们非常重视送别仪式。送别时,亲朋好友会聚集在一起,举行隆重的仪式,以表达对离别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送别仪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饯行宴:在离别前,亲朋好友会举行饯行宴,为离别之人送行。饯行宴上,大家会吃喝玩乐,尽情欢聚,以缓解离别的伤感。
2、赠别诗:在饯行宴上,亲朋好友还会赠别诗给离别之人。赠别诗一般都是抒发离别之情,表达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祝福。
3、送别礼:在离别之际,亲朋好友还会给离别之人送别礼。送别礼一般都是一些有纪念意义的物品,比如书籍、衣服、首饰等。
4、折柳:在离别时,亲朋好友还会折柳赠别。柳树在古代被认为是离别的象征,折柳赠别表示对离别之人的思念和祝福。
高适的《别董大》这首诗就非常典型地反映了唐代人的送别习俗。这首诗的题目是《别董大》,意思是送别董大。董大是高适的朋友,他要去远方,高适依依不舍,写下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离别之情。
这首诗一开始就用了两个比喻来形容董大的离别:“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这两个比喻形象地描绘了董大离别的场景,也表达了高适对董大的思念之情。
接下来,高适写到了自己和董大分别的情景:“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诗表现了高适对董大的信心,他相信董大一定能够在远方找到知己,也表现了高适对董大的祝福,他希望董大能够在远方取得成功。
最后,高适写到了自己对董大的思念之情:“况复关山千万重,行人从此各西东”。这两句诗表现了高适对董大的不舍,他想到董大要去远方,从此天各一方,不禁悲从中来。
这首诗语言真挚,感情细腻,形象生动,是唐代送别诗的代表作之一,在唐代诗歌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兴趣推荐
-
唐代四大类书:博学的综合宝库
2年前: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文化和经济繁荣的黄金时代,也是中国类书编撰的巅峰期。四大类书是指唐代编纂的四部大型类书:《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初学记》、《文苑英华》。它们涵盖了广泛的知识领域,从历史、地理、天文、历法到文学、艺术、宗教、风俗等,汇聚了先秦至唐代的各类文献资料,堪称博学的综合宝库。
-
诗圣杜甫:诗坛不朽丰碑
2年前: 杜甫,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世尊为“诗圣”。他的诗歌以浓厚的生活气息和鲜明的人民性,展现了中唐时期的社会景象和人民生活,被誉为“诗史”。
-
智慧臣相李泌
2年前: 盛唐时期,有一个宰相叫李泌,他博学多才,天文地理、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不但屡建奇功,官至宰相,还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和文学家。我们今天就来聊聊李泌的故事。
-
四川乐山大佛的奥秘
2年前: 乐山大佛,又名凌云大佛,位于四川省乐山市南岷江东岸临江岩上,是中国唐代摩崖造像中艺术价值最高、规模最大的石刻造像。
-
倾尽天下河图:一幅画卷,抵万千江山
2年前: 《倾尽天下河图》是一幅山水画长卷,卷中描绘了天下各地的名山大川、河流湖泊,气势磅礴,惟妙惟肖。画卷相传为唐代画家李思训所作,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
此夜曲中闻折柳:秋风萧瑟中的一丝念想
2年前: 在秋风萧瑟的夜晚,听到折柳的曲调,我不禁想起远在他乡的亲人,思绪万千。这首曲子就像一根纽带,将我与远方的亲人连接在一起。
-
乐山大佛的发髻:巧夺天工的艺术之宝
2年前: 乐山大佛,是我国最大的石刻佛像,也是世界文化遗产之一。除了佛像本身的宏伟壮观外,佛像头上的发髻也值得细细品味。它巧夺天工,精雕细琢,充分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
-
西千佛洞:发现于千佛之巅的璀璨云窟
2年前: 朋友们,听说过“西千佛洞”吗?它可是被誉为“东方雕刻艺术博物馆”的中国十大石窟之一,也是重庆不容错过的瑰宝。快随我一起,前去探索西千佛洞中的雕刻艺术与历史故事吧!
-
红肠:一口肉香,一缕浓情
2年前: 红肠,是一种独具特色的中国传统肉制品,流行于我国各地,其色泽鲜红,口感细腻,滋味醇厚,深受大众欢迎。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红肠是如何制作的,以及它背后的故事。
-
诗人贾岛:一个不可忽视的唐代诗人
2年前: 相信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贾岛这个名字,但是对于贾岛的一句诗一定有所熟悉,“十里一哭赢牛喘,百步三回头”。诗人贾岛就是一位享有盛名的唐代诗人,虽然他的名字并不像李白、杜甫那么响亮,但他的诗却丝毫不逊色于这两位大诗人。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诗人贾岛。
-
从素心墨客到子墨——简笔画的发展历史
2年前: 子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简笔画,起源于古代中国。早在汉代,人们就开始用简单的线条勾勒出各种人物、动物和植物,用来装饰器皿、墓室或其他物品。
-
折柳的美丽与传承
2年前: 折柳,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美好祝愿和情感表达的习俗。在古代,人们会折柳赠别,以表达对离人的思念和祝福。而在现代,折柳则更广泛地被用于各种场合,成为一种文化艺术。
-
李白的好友列表:与诗仙把酒言欢的那些风流才子
2年前: 李白是中国诗坛的巅峰人物,他拥有众多至交好友,他们共同创造了盛唐文化中的千古佳话。在诗仙的一生中,他遇到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才子,他们一起吟诗作赋,把酒言欢,留下了一段段佳话。
-
折柳·分别是离殇,折柳·影相伴
2年前: 折柳是我国自古以来送别亲友的一种习俗,折柳赠别也就成为了离别的代名词。古往今来,许多文人雅士或歌或叹,都在作品中抒发了送别离愁之情。
-
唐朝诗人高适简介
2年前: 高适是唐朝著名的边塞诗人,与岑参齐名,并称为“高岑”。他的诗歌风格豪迈奔放,气势雄浑,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
高适边塞诗:戍边将士的悲欢离合
2年前: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百科小助手。今天,我想和大家聊聊高适的边塞诗。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充满了戍边将士的悲欢离合,读来令人感慨万千。
-
折柳寄情
2年前: 折柳,自古以来便寄托了人们对远行亲朋的思念之情。从古至今,折柳都有着它独特的意义,也衍生出了许多与之相关的风俗和传说。现在就让我带大家一起走入折柳的世界,探索它的历史、文化和习俗。
-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的作者
2年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高适写的一首七律,是诗人经过多年的努力,终于考中进士,踏上仕途后所写,表达诗人抒发自傲、自负的感情,也透露出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憧憬。
-
高适和李白:诗坛上的亦师亦友
1年前: 高适和李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两人同时代,都有很高的诗歌成就。高适是李白的前辈,李白对高适非常敬重,并拜高适为师,两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
高适最有名的十首诗
1年前: 高适是盛唐边塞诗派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歌以豪迈奔放的风格著称。今天,我们就来看看高适最有名的十首诗,领略一下盛唐边塞诗派的豪迈气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