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蛇缠身记:泰勒·斯威夫特如何将网络恶评玩成个人IP
当年,作为一名对娱乐圈八卦和社交媒体现象有着敏锐观察力的“老司机”,我可是全程围观了这场轰轰烈烈的“绿蛇事件”。这故事可不是简单的“黑粉攻击”,它背后牵扯到名人恩怨、舆论反转、以及社交媒体时代下,符号力量的巨大影响力。
事情要从2016年说起,那一年,侃爷(Kanye West)在他的新歌《Famous》中,唱了一句极具争议的歌词:“我让那个婊子出了名”(I made that bitch famous),这“婊子”指的正是霉霉。歌词一出,立刻引爆舆论。霉霉方面表示,她从未同意过这句歌词,认为这是一种性别歧视和人身攻击。然而,剧情很快就迎来了“神反转”。
侃爷的妻子金·卡戴珊(Kim Kardashian)站了出来,在她的Snapchat上发布了一段经过剪辑的电话录音,声称证明霉霉是知情并同意的。虽然事后证明这段录音并不完整,且经过了后期处理,但当时,这段“证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重磅炸弹,瞬间点燃了大众的愤怒。一时间,网络上对霉霉的指责铺天盖地,很多人认为她虚伪、“戏精”,甚至给她贴上了“蛇蝎美人”的标签。
于是,我们眼睁睁地看着,那条绿油油的蛇,作为“虚伪”和“阴险”的象征,开始疯狂地侵占霉霉的社交媒体评论区。Instagram、Twitter,凡是霉霉发布动态的地方,无一幸免,全部被刷上了密密麻麻的绿蛇表情。那场面,简直是视觉污染与网络霸凌的结合体,让人看了都替她捏把汗。
面对这种前所未有的网络围攻,霉霉选择了一种出人意料的方式——“隐身”。她从公众视野中消失了一段时间,没有任何回应,这让许多人以为她会就此沉寂。然而,了解霉霉的人都知道,她可不是会轻易被打倒的!
事实证明,那段时间的沉寂,是她“涅槃重生”的酝酿期。2017年,当她带着新专辑《Reputation》(名望)回归时,所有人都被惊呆了。新专辑的视觉设计、主打歌《Look What You Made Me Do》的MV,以及随后的《Reputation》世界巡演,都大胆地、甚至可以说是嚣张地,将“蛇”这个元素运用到了极致!
我记得最清楚的,是MV中那条巨大的蛇,还有她在演唱会上那些栩栩如生的巨型蛇形舞台道具,它们不再是攻击她的符号,反而成为了她强大、自信、反击一切流言蜚语的标志。她不再回避“蛇”这个标签,反而选择拥抱它,甚至将其“收编”为自己的专属IP。这就像在说:“没错,你们说我是蛇,那我就做最毒、最性感的蛇,看看你们能把我怎么样!”这种反转和自嘲,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公关操作,不仅让那些网络暴民措手不及,更让她的粉丝们激动不已,将“蛇”视作力量和忠诚的象征。
在我看来,霉霉的“绿蛇缠身记”不仅仅是一场明星的个人危机公关,它更是数字时代下,明星与粉丝、名人与舆论关系的一个缩影。它告诉我们,在信息爆炸的社交媒体上,一个简单的表情符号,都能爆发出难以想象的能量;同时,它也向我们展示了,当名人面对恶意攻击时,如何凭借智慧和勇气,将负面符号转化为个人品牌的独特标识。这不正是我们常说的“以毒攻毒”,并且还玩得高级又有趣吗?
兴趣推荐
-
QQ空间摸板及其线下生活的影响
3年前: QQ空间摸板,一个曾经风靡一时的网络流行语,如今却鲜少有人记得。但它对当年QQ空间用户的线下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
陇东学院吧:大学生的精神家园
3年前: 陇东学院吧是陇东学院学生最大的网络聚集地,在这里,学生们可以分享校园生活、交流学习经验、吐槽学校趣事,结识新朋友。陇东学院吧是一个充满正能量和活力的虚拟社区,为大学生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网络用户名:你网络世界的化身
3年前: 在互联网的世界里,我们的名字不再只是父母赐予的姓名,而是一个被赋予个性的用户名。它不仅代表着我们在网络上的身份,更承载着我们的个人风格和态度。那么,如何选择一个能彰显自我的好用户名呢?就让我们来聊聊网络用户名那些事儿。
-
红包申请表图片:创意无限,乐趣无穷
3年前: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红包申请表图片以其新颖有趣的形式成为备受欢迎的娱乐方式。它们以轻松幽默的风格展现了各种各样的红包申请理由,让人忍俊不禁,被广泛应用于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交货币。
-
一虎一席谈最新一期:解读数字时代的社交媒体
3年前: 在这个数字时代,社交媒体已经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让我们能够与世界各地的人们联系,分享我们的想法和经历,并了解各种新闻和信息。然而,社交媒体也有其负面影响。它可能会让我们沉迷其中,浪费时间,甚至让我们感到焦虑和抑郁。那么,我们在使用社交媒体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一虎一席谈最新一期就将带我们探讨这个问题。
-
联系人图标:丰富多彩的虚拟身份标识
3年前: 联系人图标作为虚拟世界的身份标识,如今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简约的字母缩写到精心设计的卡通形象,它们不仅具有实用性,更彰显着个人的风格和趣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联系人图标的前世今生和有趣故事。
-
瞳りん——那些年我们追过的虚拟偶像
3年前: 在数字时代,虚拟世界日益丰富,虚拟偶像也应运而生。瞳りん作为一位虚拟偶像,不仅拥有超高颜值,还具有强大的互动能力。本文将带你走进瞳りん的世界,探索她背后的故事。
-
广东培正学院青果网:让学生交流更便捷的平台
3年前: 广东培正学院是一个充满活力的校园,学生们在这里学习、生活,也需要一个更便捷的平台来交流。广东培正学院青果网就是这样一个平台,它为学生们提供了交流、分享和互助的场所。
-
TikTok:引领潮流的全球性短视频社交平台
3年前: 随时随地分享精彩生活的视频,与世界各地的朋友和粉丝互动,TikTok正以其独特的魅力风靡全球。跟我一起探索这个精彩的世界吧!
-
新浪注册:畅游互联网世界的通行证
3年前: 新浪注册让你轻松接入互联网的精彩世界,无限探索知识的海洋,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与世界零距离接触。
-
潜藏的危机:“在吗图片”流行背后的风险解读
3年前: “在吗图片”这种以简单的提问“在吗”为主题的表情包,在社交媒体上广为流传。然而,您知道吗?这种看似无害的图片背后可能隐藏着潜在的风险。
-
黑特一号:一部鼓舞人心的反击网络霸凌的电视剧
3年前: 《黑特一号》是一部以网络霸凌为主题的高分电视剧,它以一种真实而扣人心弦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年轻女孩反击网络霸凌的故事,这部电视剧将会给你带来很多有益的启发和正能量。
-
诛心之术,无处不在
3年前: 在如今的社交媒体时代,诛心之术可谓是无处不在。那些看似无意的评论、转发和点赞,其实都可能成为一把利刃,深深地刺痛你的内心。
-
蓝鲸50个指令:揭秘死亡游戏背后不为人知的黑暗真相
2年前: 死亡游戏“蓝鲸50个指令”,这是一个充斥着暴力、自杀和黑暗的致命挑战,它在网络上迅速传播,对年轻人造成了毁灭性影响。作为一名百科文章作者,我有责任向您揭秘这款游戏背后的不为人知的黑暗真相。
-
同理心,一视同仁的前提
2年前: 同理心是我们理解他人感受的能力,也是我们与他人建立联系的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或许会时常保持同理心,但是在社交媒体上,我们常常有可能会变得冷酷无情。是时候重新审视我们的社交媒体行为,重新建立一视同仁的同理共情能力了。
-
cancel culture的意义和影响
2年前: cancel culture,又称“取消文化”,是一种源自网络社会的文化现象。它指的是因为某个人的言论或行为被认为具有冒犯性或有害性,而人们采取行动试图让这个人或他的作品被抵制、封杀,以示自己的不满。
-
欺凌蒂法2——网络时代的无端霸凌事件
2年前: 网络霸凌事件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它不仅会影响受害者的身心健康,还会对整个社会造成负面影响。近日,一场针对蒂法的网络霸凌事件引发了公众的关注,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这场网络霸凌事件的前因后果。
-
揭秘网络流行词“momo”的含义及其潜在危险
2年前: momo作为网络流行词,曾引发网络热议,它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潜在危险呢?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
小丑图片:彰显张扬个性还是潜在危害?
2年前: 小丑图片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以其鲜艳的色彩和夸张的形象而著称,在社交媒体和日常交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有人喜爱这种张扬的表现形式,有人却认为它隐含着潜在的危害。本文将带领读者深入了解小丑图片的内涵,探讨其艺术价值和潜在风险,以便读者在使用和欣赏小丑图片时做出明智的选择。
-
电霸:网络世界的阴暗面
2年前: 曾经,我们以为网络是一个美好的世界,可以让我们与朋友、家人保持联系,结交新朋友,分享我们的想法。但是,随着网络越来越普及,一些黑暗的东西也开始显现。其中一种就是电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