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我的Tony老师也叫黄征?聊聊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征理发店”

话说,走在大街上,十家理发店,八家都叫Tony。但你有没有听说过“黄征理发店”?别误会,此黄征非彼黄征,不是唱《奔跑》的那个歌手,而是一种带着年代感、略显幽默,甚至可能包含“踩雷”意味的理发店代名词。今天,就让我来跟你唠唠嗑,扒一扒“黄征理发店”的那些事儿。
我的Tony老师也叫黄征?聊聊那些年我们追过的“黄征理发店”

话说当年,我还是个青涩的毛头小子,对发型那是相当重视。为了追赶潮流,恨不得一天换一个造型。但是,兜里的银子有限啊!高档美发沙龙?不存在的!于是,我就把目光投向了那些价格实惠、遍布大街小巷的小理发店。

这些小店,装修通常都很朴素,甚至可以用简陋来形容。门口挂着旋转的红蓝白三色灯柱,店里弥漫着烫发药水的味道。理发师们大多是中年男性,手艺参差不齐,但个个热情洋溢。最重要的是,他们的收费相当亲民,剪个头也就十几块钱。

那时候,也不知道是谁起的头,开始把这些理发店戏称为“黄征理发店”。可能是因为当时有个理发师就叫黄征,也可能是因为“黄征”这个名字自带一种接地气、朴实无华的感觉,总之,“黄征理发店”这个称号就这么流传开了。

你可能会问,为啥说去“黄征理发店”可能会“踩雷”呢?因为他们的审美,呃,比较……独特。你拿着一张帅气明星的发型照片,想让理发师照着剪,结果剪出来的效果嘛,往往是买家秀和卖家秀的区别。不是说他们手艺不好,只是,他们可能更擅长“经典款”,比如小平头、大背头、烫个爆炸头什么的。

但即便如此,“黄征理发店”依然有着它独特的魅力。它承载着我们那一代人的青春记忆,也见证了理发行业的发展变迁。如今,各种高档美发沙龙层出不穷,但偶尔回想起当年在“黄征理发店”剪头的经历,还是会觉得挺有意思的。

对了,你有没有去过“黄征理发店”呢?有没有什么有趣的经历,欢迎在评论区分享哦!说不定,咱们还能在某个街角,偶遇真正的“黄征老师”呢!

标签:理发店,发型,年轻生活,潮流,怀旧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