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回首2016高考作文:一场关于“选择”与“平衡”的大讨论

2016年的全国高考作文,可谓是百花齐放,各个省份都拿出了自己的“看家本领”,试图引导考生们思考人生的重大命题。但仔细分析,你会发现,无论题目形式如何变化,最终都指向了一个核心:如何在复杂的世界中做出正确的选择,并实现人生的平衡。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当年的盛况,看看这些题目背后隐藏的“人生哲理”。
回首2016高考作文:一场关于“选择”与“平衡”的大讨论

各位看官,2016年高考作文的硝烟早已散去,但当年考场上的“腥风血雨”却依然历历在目。那一年,各省市的作文题可谓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万变不离其宗,都在考察考生们的思辨能力和价值取向。

还记得吗?有的省份玩起了“漫画作文”,一张图,寥寥几笔,却蕴含着深刻的寓意,让人不得不感叹“高手在民间”。例如,浙江卷的作文题,就是围绕着“虚拟世界与现实生活”展开的,让你思考VR技术带来的影响,想想你在游戏中“打怪升级”的时候,是不是也忽略了身边美好的风景?

当然,也有省份走起了“怀旧风”,让你回忆过去的时光,比如全国卷I的作文题,围绕着“如何看待父母的建议”展开,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成长过程中都要经历的“甜蜜的烦恼”吗?想想当年你是如何“怼”你爸妈的,是不是也觉得有些后悔?

更有一些省份,则直接抛出了“终极命题”,让你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例如,上海卷的作文题,就是让你谈谈“评价他人生活”,这简直就是一场大型的“哲学思辨”,稍不留神就会陷入“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要到哪里去?”的灵魂拷问。

其实,无论题目如何变化,都在引导我们思考一个问题:如何在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如何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做出平衡,如何在追求成功的同时保持内心的平静。这不仅仅是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更是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的人生课题。

所以,当年那些在考场上“抓耳挠腮”的考生们,如今可能已经走上了不同的道路,但相信他们当年思考过的问题,依然会在未来的日子里不断地浮现在脑海中。毕竟,人生就像一场“高考”,我们每天都在“答题”,只不过没有标准答案而已。

标签:高考作文,2016高考,素质教育,人生选择,价值取向,思辨能力,平衡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