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之大者”是个啥?—— 聊聊咱们的政治监督新风尚
## 一、先破个题:“国之大者”究竟是啥?
咱们先来做个选择题:以下哪项更像是“国之大者”?
A. 解决小区停车难问题
B. 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C. 某条商业街的网红店开业
答案显而易见,是B。
没错,“国之大者”指的不是那些鸡毛蒜皮的日常琐事,而是关乎国家根本利益、民族长远未来、人民幸福安康的“顶配级”大事。它不是一个具体的项目,而是一个方向、一种格局。你可以把它想象成我们国家这艘巨轮要驶向的“星辰大海”。
具体来说,它包括但不限于:
简单说,“国之大者”就是那些能让我们“心中有数”、走路带风的底气所在。
## 二、为啥要“聚焦”它来搞“政治监督”?
好,概念清楚了,那为啥政治监督要“聚焦”它呢?
这得从监督的目的说起。政治监督,如果用一个接地气的比喻,就像是公司的“战略督导部”。这个部门的核心任务,不是检查员工有没有迟到早退(那是人事部的事),也不是看报销单贴得漂不漂亮(那是财务部的事),而是确保公司上下所有人、所有部门的行动,都紧紧围绕着CEO定下的核心战略目标。
如果监督“跑偏了”,整天盯着细枝末节,那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比如,中央要求各地保护耕地,结果监督部门下去只查办公楼的用电量是不是超标了,对违规占用耕地盖别墅视而不见,这就是典型的监督“失焦”。
因此,“聚焦国之大者”就是给政治监督配上了“高倍望远镜”和“精准GPS”,让它能干三件事:
1. 看得远: 监督的眼光要超越一时一地的小利益,看到国家长远发展的大棋局。
2. 看得准: 精准发现那些与中央决策部署“唱反调”“搞变通”的伪执行、软执行。
3. 看得深: 不仅看你做了什么,更要看你为什么这么做,从思想根源上纠正偏差,确保执行不打折、不走样。
说白了,就是确保我们全国上下,从各级官员到各个部门,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都朝着那个叫“国之大者”的共同目标奋力划桨。
## 三、这监督,具体是怎么“强化”的?
光有口号不行,还得有实实在在的“组合拳”。强化政治监督,大概有这么几个招式:
以前可能说“要重视环保”,现在不行了。监督部门会拿着一张清单来,上面清清楚楚写着:今年的PM2.5要降多少?碳排放指标是多少?淘汰了多少落后产能?一条条对着看,完成了打勾,没完成就要问责。这就叫“监督具体化”,让软任务变成硬指标。
监督不再是“一阵风”,搞个运动就结束了。而是像“社区民警”一样,常态化地进行巡视、督查、调研。今天来听听你的汇报,明天去实地走访一下项目,后天可能就找群众聊聊天。这种“时时放心不下”的常态监督,让权力始终在监督的探照灯下运行。
监督不是“撒胡椒面”,而是要像“外科手术”一样精准。哪里是腐败高发区,哪个环节最容易出问题,哪些人是“关键少数”,监督的炮火就对准哪里。比如,在重大工程项目上,就紧盯招投标、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刀刃上,防止有人浑水摸鱼。
如今,大数据、云计算也成了监督的利器。比如,通过对比分析各项数据,就能发现某个地区的扶贫资金流向异常,或者某个部门的公车油耗不正常。科技让监督插上了翅膀,变得更智能、更高效。
总而言之,“聚焦国之大者强化政治监督”,翻译过来就是:大家别光低头拉车,忘了抬头看路。我们的监督体系,就是要确保每一个“拉车人”都跑在正确的道路上,齐心协力地把我们国家这艘巨轮,又快又稳地驶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壮丽彼岸。这,就是这个时代背景下,一个既宏大又深刻的治理故事。
兴趣推荐
-
党外代表人士,架起党群连心桥
3年前: 党外代表人士,是指民主协商制度中具有政治、经济、文化等界别代表性的各界人士,党外代表人士是社会各阶层和各界别的领军人物,他们积极参与国家政治协商和民主监督,为党政决策提供参考和建议,在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
国之大者,何以解忧?
2年前: “国之大者”一词最近几年频繁出现在各大媒体头条,甚至成为了国家领导人的口头禅。但你真的知道“国之大者”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这个话题。
-
增强党性意识,坚定从政信念:全面从严治党对于党史的重要性
2年前: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期党面临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本文将以我个人的角度,带你了解全面从严治党对于中国党史的重要性。
-
山西省纪委书记的使命和担当
2年前: 山西省纪委书记,作为山西省反腐倡廉工作的最高领导人,肩负着维护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任。他们以坚定的信念、过硬的作风和扎实的工作,为山西省的反腐倡廉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
-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我们走向光辉未来的指南针
2年前: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习近平同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提出的一套新的理论体系,是一面指引我们前进的旗帜。本文将全面解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内涵和精髓,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这一伟大思想。
-
政策方针之风萧肃兮,全党同志务必慎终追远
2年前: “务必”二字,语出《中庸》,“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届一中全会上再次强调,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务必坚持自我革命、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这句话深刻揭示了增强党的政治意识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我们进一步净化政治生态,坚定前进信心具有重要意义。
-
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从纸老虎到铁律清风
2年前: 在中央纪委一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纪律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纪律挺在前面,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强化党的纪律建设,在全党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严的主基调不动摇,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真正让纪律立起来、严起来,让党员干部有敬畏之心、戒惧之意。
-
运城市委书记精彩演讲
2年前: 4月16日,运城市委书记李政虎在标题为《加快推进运城高质量发展》的专题研讨会上发表精彩讲话,对全市下一步工作进行部署。他的讲话饱含深情,立意高远,举措有力,令人心潮澎湃、备受鼓舞。
-
党的建设的探索和创新
2年前: 党的建设一直是关系到党的兴衰成败的关键问题,也是一个永恒的课题。如何加强党的建设,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党的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问题。
-
十九届七中全会精神
2年前: 十九届七中全会,在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具有重大意义,会议提出了诸多新思想、新战略、新举措,为我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
党员自我批评简短:照一照镜子,找一找差距
2年前: 自我批评是党员的一项基本功,也是保持党员队伍纯洁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党员,我有必要进行自我批评,以便发现自己的不足,改正错误,提高自身素质。
-
组织生活个人对照检查材料最新2021
2年前: 在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提出了“五个必由之路”的重要论断,深刻总结了党百年奋斗的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对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一名党员,我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对照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党章党规党纪,结合自身思想和工作实际,进行了深刻的对照检查,现将个人对照检查情况报告如下:
-
党内组织生活——党的根本性建设
2年前: 党内组织生活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性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基石,是提高党组织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途径。加强党内组织生活,不断提高其质量,是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
-
青年大学习2022年第七期答案:解析与解读
2年前: 各位青年小伙伴们,准备好学习新知识了吗?本期青年大学习的题目已经新鲜出炉,涵盖了时事热点和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别急,现在就跟随笔者一起逐题解析,轻松答题!
-
宪法监督的守护者
1年前: 作为宪法的忠实守护者,宪法监督机制确保法律至高无上,公民权利得到保障。准备好在宪法监督的迷宫中进行一场冒险吧!
-
恩施辞职县委书记背后的真相大揭秘
1年前: 近日,恩施一位县委书记的辞职引发了广泛关注。外界纷纷猜测其辞职背后的原因,众说纷纭。今天,就让我们来揭开这桩辞职事件的真相。
-
四个全面:中国梦的四轮驱动
1年前: "四个全面",这个词语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但它其实代表着中国未来发展的核心战略,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强大引擎。它就像一辆四轮驱动的越野车,带着中国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
中国政治体制改革:一场波澜壮阔的“升级”之旅
10个月前: 各位看官,且听我细细道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可不是什么枯燥乏味的政治课题,而是关系到14亿人民福祉的超级大工程!它就像给一台运行多年的“中国号”巨轮进行系统升级,目标只有一个:让这艘巨轮航行得更稳、更快、更远!让我们一起扒一扒这场波澜壮阔的改革历程,看看它都经历了什么,又将走向何方。
-
十九届四中全会:时间、意义与影响——一次深刻的制度变革
8个月前: 想知道十九届四中全会是什么时候召开的?别急,让我带你穿越时空,回到2019年,一起回顾这场深刻影响中国发展蓝图的重要会议。不只是枯燥的会议记录,更是一场关于中国未来制度建设的精彩故事!
-
一文读懂十九大报告:原来你是这样的新时代!
3个月前: 各位看官,咱们今天不说风花雪月,聊聊正事儿——十九大报告。是不是一听就觉得枯燥?别慌!我保证用最接地气的方式,带你穿越这篇“史诗级巨著”,看看它到底说了啥,又跟咱们老百姓的生活有啥关系。保证你看完之后,能跟广场舞大妈、公司老板、甚至是隔壁老王都能侃侃而谈,倍儿有面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