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黄巢:起义领袖,一首《咏菊》流芳千古

赵黄巢生于公元820年,河南光州固始人。他自幼聪慧,好学不倦,博览群书。但他家境贫寒,无法参加科举考试,只能在家务农。
赵黄巢在务农之余,经常写诗作画,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诗歌大多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疾苦,表达了他对封建统治者的不满。
公元874年,赵黄巢在山东起义,响应者云集,很快就聚众几十万。唐僖宗派兵镇压,但赵黄巢屡战屡胜,很快攻占了长安。
赵黄巢进入长安后,自称皇帝,改国号为大齐。他废除了苛捐杂税,释放了奴婢,深得民心。但在统治期间,赵黄巢也犯了一些错误,导致民心逐渐离散。
公元884年,唐军在李克用的率领下收复长安,赵黄巢被迫逃亡。他在途中被部下出卖,最终被杀。
赵黄巢虽然失败了,但他对唐末农民起义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诗歌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咏菊》一诗,被后世广为传颂,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名篇。
兴趣推荐
-
李龟年:唐玄宗身边的“音乐才子”
2年前: 李龟年,一个在唐玄宗身边闪耀的音乐才子。纵然岁月悠悠,他的音乐依然被人们传唱,他的故事也依然在人们的心中流转。
-
陈桥兵变:一个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夜晚
2年前: 公元959年7月29日夜,一场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兵变在陈桥驿悄然发生。这便是著名的陈桥兵变。它标志着五代十国的最后一个政权后周的灭亡,也拉开了北宋王朝的序幕。
-
血仇边塞,铭刻英雄史诗的边塞传奇
2年前: 血仇边塞,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底蕴的地方,这里曾是无数英雄豪杰竞折腰、谱写壮丽诗篇的舞台。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血仇边塞,领略它的独特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
-
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李亨
2年前: 李亨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在唐玄宗逃跑期间,他组织了平叛,并成为唐玄宗的继承人。李亨在位期间,唐朝经历了安史之乱,但他最终平定了叛乱,并使唐朝重新恢复了稳定。
-
歌尽桃花扇底风
2年前: “歌尽桃花扇底风”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江南逢李龟年》,这首诗回忆了安史之乱后,在江南与老友李龟年久别重逢的情景,在诗中,杜甫感伤地唱出了“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幸名”的沧桑之感。如今,我们常以“歌尽桃花扇底风”来比喻往事如梦,人生苦短。
-
禄山之爪:为何佛像会张牙舞爪?
2年前: 在佛教艺术中,佛像通常给人以慈祥、平和的印象。然而,在一些佛教寺庙中,我们却能看到一些长着獠牙、面目狰狞的佛像,它们被人们称为“禄山之爪”。这些佛像为何会张牙舞爪?背后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呢?
-
杨玉环之死:一个凄美的传奇
2年前: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而她的死也成为了历代文人墨客争相探讨的话题。究竟杨玉环是怎么死的?至今仍是一个谜。
-
唐明皇:盛世背后的千古帝皇
2年前: 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朝代之一,是中华文明的辉煌时期。而唐玄宗李隆基,也就是唐明皇,更是唐朝鼎盛时期的一位传奇皇帝。他文韬武略、治国有方,带领唐朝走向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昌盛。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唐明皇的故事,看看这位帝王背后的故事。
-
李白 中原泪:忧国忧民的诗人
2年前: 李白,作为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不仅以其诗歌的想象力丰富,意境深远而著称,同时也被他强烈的爱国情怀所感染。他的作品中,经常表达对中原地区的思念和担忧,其中最著名的一首就是《中原泪》。
-
十面埋伏:眼花缭乱的悬疑谍战
2年前: 十面埋伏,一部2004年上映的经典悬疑谍战片,由张艺谋执导,金城武、章子怡、刘德华主演。影片讲述了唐朝天宝年間,安史之乱爆发,两位捕快为了调查清查叛乱真相,而深入敌营展开一系列惊险刺激的侦查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