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拉响警报:你所不知道的南京纪念日

首先,咱们得把名字叫对。这个纪念日的官方全称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看到“国家”两个字了吗?这就意味着,这不仅仅是南京一座城市的哀悼,而是整个国家层面的纪念。这个日子在2014年2月27日,由国家最高立法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以立法的形式确立下来。为什么是12月13日?因为在1937年的这一天,侵华日军攻占了当时的中国首都南京,并在此后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超过30万同胞惨遭杀戮。将这一天定为国家公祭日,就是为了以国之名,祭奠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
那么,我们为什么要设立这样一个公祭日?答案浓缩起来就是八个字:“铭记历史,珍爱和平”。这绝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设立公祭日,首先是对逝者的告慰。30多万不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是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他们是我们的同胞。以国家的名义祭奠,是对他们尊严的捍卫,也是对历史事实的确认。其次,这是一堂面向所有人的历史课,尤其对我们这些成长在和平年代的人来说。它提醒我们,和平并非理所当然,它是建立在无数先辈的苦难和牺牲之上的。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否认罪责就意味着重犯。公祭日就像一个国家级的闹钟,每年准时响起,提醒我们不要在安逸中忘却了那段沉痛的过往。
公祭日当天的仪式感是极强的。主场馆设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国家领导人会出席仪式,与各界代表一起,向死难者敬献花圈。上午10:01,警报声准时响起(为什么要晚一分钟?据说为了与正常的10点报时区分开),整个南京城会瞬间“静止”,这是对逝者最深沉的哀悼。除了南京,全国各地也会举行相应的悼念活动,比如降半旗、举办图片展、召开座谈会等。更有趣的是,纪念方式也与时俱进。在数字时代,各大网站、社交媒体、游戏APP等会主动将页面调整为黑灰色调,无数网友在线上点亮蜡烛、发表寄语。这是一种无声的宣告,也是一种跨越时空的集体共情。
最后,我想说,设立这个纪念日,目的绝不是为了延续仇恨。在公祭活动中,我们常常能看到来自世界各地的友好人士,其中也包括一些承认并反思那段历史的日本友人。纪念的真正目的,是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它是在告诉全世界,我们这个民族曾经历过怎样的苦难,又是如何从苦难中站起来,并且比任何人都懂得和平的宝贵。所以,当你再看到这个日子的相关新闻,或听到那长长的警报声时,希望你能明白,这不仅仅是对一场屠杀的哀悼,更是一个民族对和平最深切的呼唤与承诺。
兴趣推荐
-
御龙铭千古:以典故传文化,以游戏拓未来
3年前: 在浩瀚的网络世界中,文化传承与创新发展正在交汇融合。御龙铭千古,一款以中华历史为背景的网络游戏,正以其独有的方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结合起来,让玩家在游戏的同时,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
那场胜利在今天
2年前: 8月15日每年都被称为抗战胜利日,那么你对那段历史了解多少呢?
-
国难日:背水一战,每一个人都是战士
2年前: 国难日,是一个民族的耻辱日,也是一个民族的觉醒日。在这一天,我们缅怀先烈,铭记历史,更要汲取教训,奋发图强。
-
抗战胜利77周年 |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2年前: 历史的篇章中,有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抗日战争胜利就是其中之一。在这场长达14年的浴血奋战中,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如今,抗战胜利已过去77年,但我们依然要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
抗日神剧:最囧雷人的娱乐盛宴
2年前: 抗日神剧,顾名思义,就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不过,这些电视剧往往脑洞大开,剧情惊奇,堪称雷人的娱乐盛宴。
-
历史的残片:时光长河中的点滴痕迹
2年前: 历史的残片,是时光长河中留下的点滴痕迹,是先人智慧的结晶,也是我们了解过去、洞察未来的宝贵财富。从远古时期的石器工具,到中世纪的城堡废墟,再到近代的蒸汽机,历史的残片无处不在,它们讲述着人类文明的兴衰沉浮,也见证着人类智慧的不断进步。
-
铭记历史,勿忘国耻——日本投降日
2年前: 8月15日, 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它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无条件投降,饱受战乱之苦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和平的曙光。下面,我将从背景意义、相关事件、纪念意义三个方面,带领大家回顾那段烽火岁月,缅怀先烈,铭记国耻。
-
普京惊讶有学生不知俄乌曾同属苏联:历史教育刻不容缓
2年前: 在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一次演讲中,他惊讶地发现,竟然有学生不知道俄罗斯和乌克兰曾经同属苏联。这不禁让人深思,历史教育在现今社会的重要性。
-
12月13日,我们不会忘记!
2年前: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这一天,我们缅怀逝者,铭记历史,祈愿和平。
-
记忆历史珍爱和平——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
2年前: 作为中国人民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的重大纪念日,南京大屠杀国家公祭日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它既是对死难同胞的深切哀悼,也是对和平与正义的坚定呼唤。
-
时光长河中的缩影——历史纪录片
2年前: 历史纪录片,顾名思义,就是以历史为题材的纪录片。它以其独特的魅力,将历史的洪流浓缩成一部部精彩的影片,带领观众穿越时空,重温那些波澜壮阔的岁月。
-
祭奠网站回应为多名战犯设纪念堂
2年前: 在一个有关纪念馆的讨论中,有网友评论说:“那些战犯都该被挫骨扬灰,怎么可能配得上纪念堂!”对此,祭奠网站方面回应称,网站上的纪念堂是为了让大家铭记历史,勿忘国耻,而并不代表对战犯的认可。
-
点燃历史之光——《明朝那些事儿》作者的创作历程
2年前: 长河滚滚,历史悠长。若非有能人志士将其书写,又怎能历经千年之久,让我们细数沧海桑田?《明朝那些事儿》的作者当年明月,用他渊博的知识和生花妙笔,为我们勾勒出了大明王朝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让我们得以一睹这段帝国兴衰的沉浮。
-
不忘国耻,立志报国
2年前: 我国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饱经沧桑,满目疮痍。中华儿女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中,始终不忘国耻,立志报国。如今,中华民族已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但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经遭受的苦难和屈辱,我们要铭记历史,不忘国耻,立志报国。
-
祭英烈寄语: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2年前: 寒冬腊月,北风呼啸,但我内心却热血澎湃,因为今天是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怀着沉重的心情,我写下这寄语,缅怀先烈,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
历史教案:穿越时空,探寻历史足迹
2年前: 历史不仅仅是枯燥的年代和事件,更是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画卷,一篇篇跌宕起伏的故事。作为一名历史教师,我有幸成为历史的摆渡人,带领学生们穿越时空,领略历史的魅力。
-
历史知识点:照亮未来的路
2年前: 历史是人类文明的积淀,是智慧的结晶。学习历史,不仅可以让我们了解过去,还可以帮助我们认识现在,把握未来。历史知识点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星星,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
漫谈中考历史: 有趣有意义
2年前: 历史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对学生具有重要的教育意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在中考中,历史一直是很多学生比较头疼的科目,但其实历史是一门非常有趣且有意义的学科。
-
历久弥新:经典作品的魅力与传承
2年前: 在瞬息万变的时代里,我们总能找到一些经典作品,它们历经时间的洗礼,依然熠熠生辉,散发着夺目的光彩。这些经典作品不仅承载着历史和文化的积淀,还对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
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2年前: 先烈们为了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献出了宝贵的生命。缅怀先烈,就是缅怀历史,铭记先烈们的丰功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