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佳节,送礼送文化!

1. 香囊
香囊,又称香袋、香包,是中国传统端午饰物。香囊内通常会装填一些有芳香的药物,如艾叶、菖蒲、白芷等,既可驱邪避害,又能怡情养性。
2. 艾草制品
艾草是端午节的标志性植物,具有辟邪除秽的功效。用艾草制成的艾草制品,如艾叶菖蒲手绳、艾草香皂、艾草挂件等,既美观实用,又寓意吉祥。
3. 龙舟摆件
龙舟竞渡是端午节的另一大习俗,龙舟摆件不仅象征着节日气氛,还寓意着吉祥如意的美好祝福。
4. 中国结
中国结是一种中国传统手工编织工艺品,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端午节赠送中国结,寓意着吉祥平安、福寿绵长。
5. 诗词歌赋
端午节是文学史上重要的节日,古往今来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词歌赋。将自己喜爱的端午诗词装裱成画,或者购买相关的书籍,都能成为一份饱含文化气息的节日礼物。
6. 粽子
粽子作为端午节的传统美食,当然也是送礼的上佳选择。除了传统的糯米粽外,还可以考虑一些创新口味的粽子,比如红豆粽、八宝粽、肉粽等,满足不同人的口味需求。
7. 其他应景小物
除了上述这些礼物外,还可以选择一些端午节的应景小物,如小巧玲珑的葫芦摆件、寓意招财旺运的五帝钱、平安吉祥的平安符等,都能够传递节日的问候和祝福。
兴趣推荐
-
端午习俗里的“三友”信仰与民俗文化
2年前: 在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中,有许多独特的习俗,其中“三友”信仰就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之一。所谓“三友”,是指桃、艾、菖蒲,端午节上把它们插在大门上,可以起到辟邪、消灾、祈福的功效。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端午三友的起源、发展和传承,了解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深厚民俗价值。
-
李弘:武则天之子,英年早逝的唐朝太子
2年前: 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风云人物,李弘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嫡长子,本应前途无量,却英年早逝,留下了无限遗憾。本文将讲述李弘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
不舞之鹤的寓意:高洁、坚贞、志向远大
2年前: 鹤,被誉为“一品鸟”和“长寿鸟”,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无论是在诗词歌赋,还是绘画艺术中,鹤都是一个常见的题材。在众多的诗词歌赋中,有一首诗广为传诵,“翩翩舞彩羽,幽咽韵悠长。不舞之鹤意,其志在云霄。”这首诗正是出自诗人李白之手,诗中的“不舞之鹤”有着深刻的寓意,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
-
十分实用的国家公休假规定,这些假期千万不要错过
2年前: 在我国,国家公休假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比较完善的,那么这些公休假都有哪些规定呢?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一下,方便大家合理安排自己的假期。
-
2021年节假日指南:玩乐、放松并享受美好时光
2年前: 2021年是充满希望和欢乐的一年,随着疫情的逐渐控制,我们终于可以重新开始享受节假日了。无论是与家人和朋友共度时光,还是外出旅行,这段时间都是放松身心、创造美好回忆的绝佳时机。
-
六月初五:传统与现代交汇的华彩乐章
2年前: 六月初五,一个蕴含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传统节日,也是一个充满着现代活力的节日。在这天,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欢度节日,感受着传统与现代的交融。
-
汨罗江在哪里?踏入诗仙李白的故乡
2年前: 汨罗江,一条流淌在湖南省东部的河流,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成为了一处令人神往的旅游胜地。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寻汨罗江的所在位置,领略其独特的魅力吧!
-
端午节民俗小科普:传统习俗不可丢!
2年前: 端午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承载着许多悠久的民俗。这些民俗不仅有趣,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今天,我就和大家聊一聊端午节那些有趣的民俗。
-
雄黄酒:端午节里的神奇饮品
2年前: 雄黄酒,一种端午节期间流行的饮品,以其独特的功效和神秘的传说,成为节日里的一道风景线。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雄黄酒的那些事儿。
-
桂树:古今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意象,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2年前: 桂树,又名木犀,是常绿乔木,原产于中国,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桂树象征着高洁、吉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在诗词歌赋中常常出现。
-
端午节——五月五,龙舟竞渡粽飘香
2年前: 五月初五又称端午节,是中国民间最为盛行的一个传统节日。端午节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夏季的龙崇拜形成,后来才加入屈原投江祭奠等要素。
-
粽叶飘香:传统美食粽子的包法视频教程
2年前: 粽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食之一,在端午节期间备受欢迎。然而,包粽子对于许多人来说却是一项颇具挑战性的任务。为了让大家能够轻松包出美味的粽子,我精心准备了这篇包粽子视频教程,从选材到包法,手把手的教你。
-
花前月下,浪漫人生
2年前: 花前月下,是多么浪漫的一副场景。在月光下赏花、谈情说爱,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花前月下那些浪漫的故事。
-
但坐观罗敷,一场尽兴的审美之旅
2年前: 但坐观罗敷,出自《宋书·袁湛传》:“年虽幼,风姿秀媚,似莲花初发,冉冉可爱,得旨令观之,既出,敕云:但坐观罗敷,勿更劳玉步。”今天,让我们也像古人一样,但坐观罗敷,来一场尽兴的审美之旅。
-
水的荡漾
2年前: 潋,本意为水波荡漾,引申为美好、明丽。它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用来形容自然风光或少女的容颜。
-
小满手抄报,与二十四节气交个朋友
2年前: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小满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炎热真正开始,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制作一份小满手抄报,可以让我们了解小满的习俗、农事活动以及与小满相关的诗词歌赋等,让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交个朋友。
-
闻花惜花深知花有态,顾盼生辉偏叹花无情
2年前: 世人都言,“为赋新词强说愁”,道尽文人墨客为撰写诗词歌赋,必要装出一副愁苦的姿态,颇具矫情之风。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却认为,若想品清世间百态,体察众生万象,博采众家之长,想不愁都难。
-
谐音古诗:诗词歌赋里的那些趣事
2年前: 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意境深远,而且音韵和谐。但在流传过程中,一些诗句因谐音而产生了一些有趣的误会,让人忍俊不禁。
-
露多音字:汉语言的活化石
2年前: 汉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拥有众多的多音字。露多音字便是其中一类,它们有多个读音,也因此有不同的意义。了解露多音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