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转朱阁低绮户”:是“绮”还是“绮”?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这句出自李商隐《无题》的诗句,美得令人心醉,但其中却藏着一个细微的争议——“绮户”中的“绮”字,究竟是“绮”还是“绮”?
“转朱阁低绮户”:是“绮”还是“绮”?

作为一名“老司机”,我对于诗词的喜爱已经深入骨髓,也常常会沉浸在古诗词的海洋中,回味着那些优美的文字和深刻的意境。然而,最近却遇到了一件让我困惑的事——“转朱阁低绮户”中的“绮”字,究竟是“绮”还是“绮”?

“绮”和“绮”这两个字,字形相似,读音相同,意思却略有区别。

“绮”一般指的是一种用丝线织成的华美的织物,也常常用来形容华丽、精美的事物,比如“绮丽的景色”、“绮丽的文字”。而“绮”则指的是一种植物,叶子像柳叶,花呈红色,常用来做染料,也用来指用这种植物染成的红色,比如“绮罗”。

那么,李商隐的诗句中究竟指的是哪一种呢?

其实,这个问题并没有标准答案。

古籍中“绮户”的“绮”字,通常指的是用丝线织成的华美的织物,也就是“绮”。这应该是大多数人所理解的“绮户”的含义,指的是装饰着精美丝织品的窗户。

但也有观点认为,“绮户”的“绮”字,指的是用“绮”这种植物染成的红色,指的是用红色染色的窗户。

究竟哪种说法更准确,恐怕只有李商隐自己才能解答。

不过,我认为,这两种说法都能够理解,也都能体现诗句的意境。

“绮户”无论是指用丝线织成的华美织物,还是用“绮”染成的红色,都体现了一种富丽堂皇的装饰风格,与“转朱阁”的意境相呼应,也与诗句中所描绘的“照无眠”的景象相协调。

最终,无论“绮户”的“绮”究竟指的是哪种,都无法改变这句诗句的美丽和动人。

标签:李商隐,无题,绮户,绮,绮,诗词,古诗词,解读

兴趣推荐

  • 什么是平仄?

    2年前: 平仄是汉语的一种声调规则,它决定了一个汉字在句子中的发音是平声还是仄声。在诗词创作中,平仄是必须遵守的基本规则之一。

  • 易安居士:婉约词宗的智慧人生

    2年前: 易安居士,即李清照,是宋代著名的女词人,也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她的词作婉约清丽,感人肺腑,被誉为“婉约词宗”。易安居士的一生坎坷,却始终坚强乐观,在逆境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 九曲溪:一条蜿蜒在山水间的诗画长廊

    2年前: 九曲溪,一条蜿蜒曲折的溪流,它流经浙江省衢州市,全长约15公里,是衢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九曲溪两岸山清水秀,风光旖旎,自古以来就有“九曲十八弯,百里画廊”之称。

  • 剑三诗词与药材:品味传统文化,感受中医魅力

    2年前: 《剑侠情缘叁》(简称剑三)是一款深受玩家喜爱的武侠游戏,其精美的画面、丰富的剧情、多样的玩法令无数玩家为之着迷。而在剑三的世界中,还隐藏着许许多多的诗词与药材,这些诗词与药材不仅是游戏中的重要道具,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品味剑三诗词与药材,感受中医魅力!

  • 初夏绝句之景,一曲自然赞歌

    2年前: 初夏的景色总是令人心旷神怡,诗人用手中的笔,将这美丽的景色描绘成一首首绝句,让人们得以领略初夏的勃勃生机。

  • 揭秘情何以堪的背后:从字面意思到网络用语

    2年前: “情何以堪”一词原意为“情感如何能够承受”,在网络上却衍生出了新的含义,本篇文章将为你揭开“情何以堪”背后的故事。

  • 鼓浪屿容谷别墅:岩画、诗词与艺术拥抱的大地

    2年前: 鼓浪屿容谷别墅,一个宝藏之地,那里有岩画,有诗词,有艺术,还有美丽的大地,带你领略一场跨越时空的自然文化之旅。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2年前: 古人常说“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诗句生动形象地描画了塞外边关的风光,将一种悲壮的意境传达给读者。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领略《使至塞上》中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的深刻含义。

  • 青山隐隐水迢迢:一幅田园山水画般的诗境

    2年前: “青山隐隐水迢迢”出自唐代诗人李白《早发白帝城》,诗句描绘了一幅如梦似幻的山水画卷,让人沉浸在诗中。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这诗意画境,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

  • 枫桥夜泊的意思——感受张继的诗意与哲思

    2年前: 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张继的一首七绝,脍炙人口,流传千古。它描写了诗人旅途夜泊枫桥时的所见所闻,表达了诗人孤寂落寞的内心世界。这首诗以其清丽的语言、优美的意境、深远的哲思,成为中国古典诗歌中的经典之作。

  • 咏素蝶诗:翩翩素蝶,风姿绰约

    2年前: 素蝶,又名小粉蝶或菜粉蝶,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一种蝴蝶。它们以其素雅的外表和灵动的姿态赢得人们的喜爱。古往今来,素蝶一直是诗人笔下常见的花中贵客,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 情窦初开的诗句:春心萌动,如诗似画

    2年前: 情窦初开,是青春期特有的情感体验。这种情感纯洁美好,令人难忘。古今中外,都有许多诗人用诗句来描绘情窦初开的懵懂与美好。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一些情窦初开的诗句,感受一下那份青涩而美好的情感。

  • 此物最相思的上一句:还有情是何物

    2年前: “此物最相思”的上一句是“还有情是何物”。这两句诗出自一位词人的作品,有人说是李商隐,也有人说是张籍。虽然诗歌的作者至今不明,但这两句诗却流传了千年,成为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佳句,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 山雨欲来风满楼,风雨欲来前的预兆及应对措施

    2年前: “山雨欲来风满楼”是一句谚语,比喻坏事即将发生,其征兆已经显现。它往往用在形容气氛紧张、危机四伏的情况。这句话还有其它几个版本,分别是“山雨欲来,黑云压城城欲摧”,以及“山雨欲来风满楼,地暗天昏鸡犬愁”。

  • 浮光跃金静影沉璧:中国古典诗词中的意境美学

    2年前: 中国古典诗词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意境美学,如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引人入胜。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意境的世界,领略文字背后的诗情画意。

  • 花间派鼻祖李商隐揭秘

    2年前: 花间派,又称花间词派,中国五代时期(907-979)的一个词派。其代表人物为李商隐、温庭筠、韦庄、欧阳炯,以李商隐为鼻祖。花间派词主要以男女情爱为题材,风格绮丽香艳、柔婉缠绵,对后世词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兰因絮果——探寻成语背后的故事与人生哲理

    2年前: “兰因絮果”一词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锦瑟》,是比喻女子容颜被摧残,形容女子命运凄婉悲惨。本篇文章将从成语的由来、文学作品中的运用、以及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等几个方面,对“兰因絮果”这一成语进行详细的解析,帮助读者领悟其背后的故事和内涵。

  • 三个毛读什么毳

    2年前: “三个毛”读作“毳”,是诗人李商隐的著名诗篇《锦瑟》中的一个典故,“三个毛”究竟指代什么,成为了人们津津乐道的谈资,本篇文章将对这个问题进行深入的讲解。

  • 萧萧梧叶送寒声:从诗词中品味秋天的无限况味

    2年前: 秋天到了,梧桐树的叶子开始飘落,发出萧萧的声响,让人不由得想起杜甫的这句诗:“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这首诗的题目是《旅夜书怀》,诗中通过对秋天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 李端:诗鬼李贺的幸运偶像

    2年前: 李端,唐朝诗人,以其独特的诗歌风格而闻名于世。他与李贺、李商隐并称“三李”,是唐朝诗坛的重要人物。他的诗歌以其奇特的想象、丰富的意境,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而著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