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教育进校园,小小少年知法懂法

一、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法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守法观念。
3. 提升学生辨别是非、抵制诱惑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
1. 法律的含义和作用。
2. 常见法律法规和学生权利义务。
3. 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预防校园欺凌。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以“谁制定法律,法律有什么用处”等问题引入课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2. 讲授新课
(1)法律的基本概念:法律是由国家制定的,具有约束力,规范人们行为的准则。
(2)法律的分类:刑法、民法、行政法等。
(3)学生权利义务: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等。
(4)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警惕,学会保护自己,抵制诱惑。
3. 活动设计
(1)分组讨论:请学生讨论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分享自己的看法。
(2)情景模拟:设置校园欺凌场景,让学生扮演不同角色,体验不同行为带来的后果。
4. 总结反思
回顾课堂学习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法律的重要性,反思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法律要求。
5. 作业布置
布置学生回家搜集与法律相关的新闻或案例,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兴趣推荐
-
那个女孩
2年前: 她是谁?她来自哪里?她要去哪里?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走进她的世界。
-
取关,取舍人生重归本我
2年前: 在社交媒体时代,取关不再是一件新鲜事。人们很容易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取关他人,而取关后也可能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和心理变化。
-
少年不可欺
2年前: 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是社会的希望。欺凌少年,不仅是对少年身心健康的伤害,也是对社会风气的侵蚀。少年不可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
明哲保身,远离毒害
2年前: “人莫予毒”是出自《中庸》中的一句话,意思是不要让别人伤害自己。这句话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告诫人们要学会保护自己,不要让自己受到伤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这句话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地方。
-
假死:探索生命与死亡的奥秘
2年前: 假死,一个令人着迷而神秘的现象,仿佛在生命的长河中掀起一丝涟漪,让人们不禁思考生命与死亡的界限究竟为何。假死,是生命暂时停止的表现,却又为生命点缀上了几分传奇色彩。
-
《少年的你》票房大爆的背后:反映社会现实的青春片为什么能引起共鸣?
2年前: 《少年的你》是一部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易烊千玺领衔主演的青春片,于2019年10月25日在中国大陆上映。该片讲述了两个家庭破碎、性格迥异的高中生陈念和刘北山,因一场相识而卷入一场校园欺凌与谋杀案件的故事。影片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最终突破15亿大关,成为2019年最卖座的国产片之一。
-
文过饰非:为何犯了错误就喜欢找借口?
2年前: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这样一句话:“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诚然,每个人都会犯错,但是,当我们犯错之后,该如何面对呢?是勇于承认错误,还是找各种借口来为自己开脱呢?本文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为什么人们喜欢找借口来掩饰自己的错误。
-
封闭学校:利弊权衡
2年前: 封闭学校一直是一个备受争议的话题。有人认为封闭学校可以提供更优质的教育,而另一些人则认为封闭学校会限制学生的自由和个性发展。那么,封闭学校究竟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权衡一下利弊。
-
徽州宴事件完整版:一起令人深思的校园欺凌事件
2年前: 徽州宴事件是一起发生在2019年中国安徽省徽州中学的校园欺凌事件,该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本文将为大家带来徽州宴事件的完整版,还原事件的来龙去脉,并探讨校园欺凌这一社会问题。
-
人在险途,时刻谨记安全第一
2年前: 人生在世,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危险。无论是天灾还是人祸,我们都应该时刻谨记安全第一,才能更好的享受生活。
-
青少年普法网登录入囗
2年前: 欢迎来到青少年普法网!在这里,您可以学习到与青少年相关的法律知识,了解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法公民。
-
《“放学后”:校园欺凌的残酷与现实》
2年前: “放学后”是一部2008年上映的法国电影,讲述了一群高中生在放学后遭遇校园欺凌的故事。这部电影揭露了校园欺凌的残酷与现实,引发了广泛的讨论。
-
目击者:被打女生直哭,正义是最好的安慰
2年前: 校园欺凌事件屡有发生,让人痛心不已。近日,网络上曝光了一起女学生遭殴打的视频,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热议。作为一名目击者,我将详细还原事件经过,并呼吁大家共同努力,坚决反对校园欺凌。
-
云备胎:别让情感错付,痛不欲生
2年前: 在当今的社交媒体时代,“云备胎”一词逐渐流行,其背后隐藏着的情感错付和伤害令人痛心。作为一名专业作者,我想用这篇文章来剖析“云备胎”现象,提醒大家警惕这种情感陷阱,避免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
《少年的你》中的魏莱:从校园霸凌者到悲惨受害者
2年前: 《少年的你》中的魏莱是一个复杂且有争议的角色。她是一个校园霸凌者,但最终也成了欺凌的受害者。这篇分析将探讨魏莱的角色,以及她如何反映了校园欺凌的普遍性。
-
小兔乖乖,把门开开
2年前: 如今的小朋友谁都会唱那首脍炙人口的儿歌“小兔乖乖”,而它背后有个匪夷所思的故事。
-
微信朋友圈设置三天可见,是想隐瞒什么?
2年前: 微信朋友圈功能丰富,其中设置三天可见颇受部分群体青睐。本文将分析这一功能对用户心理状态的影响,探索其背后的动机与影响。
-
《少年的你》百度云资源解析
2年前: 《少年的你》是一部2019年上映的中国剧情片,由曾国祥执导,周冬雨和易烊千玺领衔主演。该片改编自玖月晞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段关于校园欺凌和救赎的故事。这部影片在豆瓣上获得了8.3分的高分,并获得了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等多项奖项。
-
《少年霜》:一部引发思考的青春罪案剧
2年前: 《少年霜》是一部聚焦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的青春罪案剧。该剧以一起校园欺凌事件为开端,讲述了一群少年在残酷的现实中挣扎求生的故事。《少年霜》一经播出,便引发了广泛关注和讨论,也让更多人关注到校园欺凌、青少年犯罪等社会问题。
-
凉薄:一把双刃剑
2年前: 凉薄,一个饱含复杂情绪的词,既可以是自我保护的盔甲,也可以是麻木不仁的深渊。作为年轻人,凉薄往往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防御机制,但如果沉溺其中便会失去对世界的热情和关怀。接下来,让我们探讨凉薄的双刃剑效应以及如何避免其负面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