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走近顾颉刚:从“古史辨派”到“汉晋南北朝史学会”

顾颉刚,一位伟大的史学家,以其对中国古代史的开创性研究而闻名。他创立了“古史辨派”,对中国古代历史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批判,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他还创立了“汉晋南北朝史学会”,培养了大批史学人才,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走近顾颉刚:从“古史辨派”到“汉晋南北朝史学会”

我叫顾颉刚,1893年出生于江苏苏州。自幼聪慧好学,博览群书。1912年考入北京大学,师从梁启超、王国维等名师。1919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在北大期间,我开始对中国古代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当时,中国史学界流行着“信古史”的思潮,认为中国古代史是真实可靠的。但我通过对史书的仔细考证,发现其中有很多矛盾和疑点。于是我提出,中国古代史需要重新审视和批判。

1923年,我发表了《古史辨》第一辑,标志着“古史辨派”的正式形成。“古史辨派”以怀疑的精神对待传统史料,对中国古代史进行了全面的批判。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史中有很多神话传说,不能作为信史。我们要做的,是把神话传说和真实的历史区分开来。

“古史辨派”的观点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一些人认为,我们是在否定中国古代史,是在破坏中国的传统文化。但我们并不害怕争议,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立场。我们相信,只有通过批判和质疑,才能发现历史的真相。

在“古史辨派”的影响下,中国史学界掀起了一场史学革命。史学家们开始对中国古代史进行重新审视,并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中国古代史的研究从此走上了科学化的道路。

1932年,我创立了“汉晋南北朝史学会”。这是一个全国性的史学研究团体,旨在推动汉晋南北朝史的研究。该学会聚集了大批史学人才,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我的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史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我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著作,对中国古代史的各个方面都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我的研究成果为中国史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标签:顾颉刚,古史辨派,汉晋南北朝史学会,中国古代史

兴趣推荐

  • 六经三史:中华文化丰碑的瑰丽篇章

    2年前: 六经三史,是中国古代经典典籍的合称,承载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化和智慧。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六经三史的浩瀚世界,领略中华文化的魅力。

  • 二十四史,一部中华正统史的史学典范

    2年前: 大家好,今天我来给大家讲一讲二十四史,这一部中华正统史的史学典范。二十四史是中国古代正史的总称,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体系最完整的一部编年史。二十四史不仅仅是一部囊括了中华历史的百科全书,更是一部展现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瑰宝。

  • 周朝:礼乐兴盛的时代

    2年前: 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朝代,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朝代,历经800余年。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礼乐文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七年级历史的那些事儿

    2年前: 七年级历史是中学历史学习的基础阶段,也是学生们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历史知识。在这一阶段,学生们将学习中国古代史、世界古代史以及近代史的基本内容。本文将以轻松幽默的口吻,带大家回顾一下七年级历史中那些有趣的故事和知识点。

  • 高一历史,妙趣横生

    2年前: 历史是一面镜子,可以照鉴过去,启迪未来。高一历史,是高中历史学习的起点,也是承上启下的关键阶段。学习好高一历史,对于同学们今后的历史学习乃至整个高中生涯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 历史必修一的知识点要记得牢

    1年前: 高中历史必修一主要以中国古代史为载体,涵盖了从人类起源到秦朝建立这段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内容。下面就这些内容的知识点作一个梳理。

  • 做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要轻易放弃自己——专访邵根伙老师

    1年前: 邵根伙老师是西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重庆市政府参事,他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特别是西南少数民族史研究。他本人也是重庆市历史文化保护专家委员会委员、重庆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曾任西南大学历史系副系主任、历史文化学院党委副书记等职。

  • 杨铿:以书为鉴,以史为镜,以人为师

    1年前: 杨铿,一位德高望重的历史学家,他以其渊博的知识和对历史的洞察力,为我们呈现了一系列精彩的历史著作。他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也极具可读性,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

  • 文综答案:理科生也可以轻松搞定!

    1年前: 文综,一直以来都是理科生的噩梦。但是,只要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理科生也可以轻松搞定文综!

  •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揭秘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之路

    1年前: 从夏朝到商朝,再到西周,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它们共同奠定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索这两个制度的奥秘,走进中国古代历史的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