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2017江苏高考作文:一辆“车”,开往何方?

提及高考,那股紧张又带着点神秘的氛围总是扑面而来,尤其在江苏,这片素有“高考硬核区”之称的土地上,每年的语文作文题更是全国瞩目的焦点。2017年,江苏高考作文题一经公布,便在考生、家长和老师之间掀起了不小的波澜。它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复杂的背景,只是简简单单的一个字——“车”。但就是这个“车”,让无数人脑洞大开,也让不少人直呼“这题有深度!”今天,就让我带你一起,坐上这辆思想的“车”,看看它究竟能开向何方。
2017江苏高考作文:一辆“车”,开往何方?

说到高考作文,相信不少人脑海里立刻浮现出的是那些议论天下大事、抒发家国情怀的宏大主题。然而,2017年江苏高考的作文题却显得有些“反常”。它没有给出一段引人深思的材料,也没有设置一个耐人寻味的场景,只有一个光秃秃的汉字——“车”。是的,你没听错,就一个字:“车”。乍一看,这题是不是有点像小学一年级的看图写话?但别急,这正是它的高明之处,也是其深度所在。

这个“车”字,绝不仅仅是让你去写写自家的小轿车,或是公交车的拥挤。它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无限的可能性。出题者显然是希望考生能从“车”这一意象出发,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社会观察、历史知识乃至哲学思考,进行多维度、深层次的阐述。它可以是具象的交通工具,承载着我们的出行和梦想;也可以是抽象的符号,象征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进步、文明的轨迹,甚至是人生的旅程。

从具象的角度来说,考生可以写“车”如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从古代的马车、轿子,到现代的汽车、高铁,甚至未来可能出现的飞行汽车,无一不印证着人类追求速度、效率和便捷的步伐。它可以是科技发展的缩影,从内燃机到电动、无人驾驶,每一次技术革新都伴随着社会的巨大飞跃。环保理念的普及,也让“新能源车”成为了热门话题,承载着我们对绿色未来的期盼。甚至,围绕“车”展开的文化现象,比如改装文化、赛车精神,也能成为精彩的写作素材。

而从抽象或隐喻的角度来看,“车”的内涵则更为深远。它可以是个人奋斗的“人生之车”,在蜿蜒曲折的道路上,我们是驾驶员,掌握着方向盘,也面临着选择与挑战。它可以是社会发展的“时代之车”,载着历史的沉淀和未来的希望,滚滚向前。我们每个人都是这辆大车上的乘客,见证着、参与着时代的进程。甚至,它还可以引发我们对人与机器、速度与慢生活、进步与遗留问题的哲学思考。比如说,当无人驾驶技术日益成熟,我们对“驾驶”的定义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当出行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我们是否失去了欣赏沿途风景的耐心?

所以,这道题的妙处就在于,它给了考生极大的发挥空间,避免了千篇一律的套路文章。它没有预设一个标准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跳出框架,展现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和人文素养。那些仅仅停留在描述“车”的外形或功能的文章,自然难以获得高分;而那些能将“车”与个人成长、社会发展、文化现象、乃至哲学思辨相结合的,才能真正打动阅卷老师。可以说,它是一次对考生综合素养的全面考察,更是对“素质教育”理念的有力践行——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要培养他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当然,面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需要深度挖掘的题目,当时的考生们估计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有的同学可能一开始懵了圈,觉得无从下笔;有的同学则可能灵光一闪,笔下生花。但这正是高考作文的魅力所在,它在压力之下激发着我们最深层的思考和表达欲。这辆2017年的“车”,不仅载着考生的梦想驶向远方,也承载着我们对教育未来方向的无限遐想。

标签:2017江苏高考,高考作文,车,素质教育,语文,作文题,深度思考,高考解析,教育改革,人生哲理

兴趣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