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子夜时分的奇特密码:甲子时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人以日、月、星晨的运行规律制定了独特的计时方式——干支纪年法。其中,“甲子时”既神秘又有趣,它不仅是十二时辰之首,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内涵的特殊时刻。
子夜时分的奇特密码:甲子时

子时定义

甲子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一个时辰,始于夜半至凌晨1点,相对应于十二生肖中的鼠。古人认为,子时是天地交替、阴阳转换的关键时刻,具有特殊的能量和意义。

甲子纪年

“甲子”二字源自于天干和地支。天干共有十个,依次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有十二个,依次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地支两两相配,组成六十个组合,称为六十甲子,而“甲子”便是这六十个组合之首。每六十年为一个甲子,中国古代以此记录年份,称为“干支纪年法”。

子夜习俗

自古以来,人们对子时有着种种习俗。例如,在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会熬夜守岁,即在子时来临之前不睡觉,以祈求来年平安顺利。在道教中,子时也被视为神灵下凡的时刻,许多道士会选择在子时进行斋醮等法事活动。

诗词歌赋中的甲子

甲子时由于其特殊的时间寓意,常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之中。例如,杜甫的《岁末》中写道:“岁穷物老尽,日暮景萧索。岁旦三元会,时来甲子朔。”将甲子时与新旧交替、天地更迭联系在一起。苏轼的《水调歌头》中也有“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甲子重逢,良辰美景奈何天”之句,表达了对亲友思念和团圆的期盼。

标签:甲子时,十二时辰,干支纪年法,夜半,子时习俗,诗词歌赋

兴趣推荐

  • 李弘:武则天之子,英年早逝的唐朝太子

    2年前: 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无数风云人物,李弘便是其中之一。他是武则天和唐高宗李治的嫡长子,本应前途无量,却英年早逝,留下了无限遗憾。本文将讲述李弘短暂而传奇的一生。

  • 不舞之鹤的寓意:高洁、坚贞、志向远大

    2年前: 鹤,被誉为“一品鸟”和“长寿鸟”,历来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吉祥长寿的象征。无论是在诗词歌赋,还是绘画艺术中,鹤都是一个常见的题材。在众多的诗词歌赋中,有一首诗广为传诵,“翩翩舞彩羽,幽咽韵悠长。不舞之鹤意,其志在云霄。”这首诗正是出自诗人李白之手,诗中的“不舞之鹤”有着深刻的寓意,引发了人们无尽的遐想。

  • 桂树:古今诗词歌赋中常见的意象,蕴含着中华文化的丰富内涵

    2年前: 桂树,又名木犀,是常绿乔木,原产于中国,现已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桂树象征着高洁、吉祥,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意象之一,在诗词歌赋中常常出现。

  • 花前月下,浪漫人生

    2年前: 花前月下,是多么浪漫的一副场景。在月光下赏花、谈情说爱,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事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花前月下那些浪漫的故事。

  • 但坐观罗敷,一场尽兴的审美之旅

    2年前: 但坐观罗敷,出自《宋书·袁湛传》:“年虽幼,风姿秀媚,似莲花初发,冉冉可爱,得旨令观之,既出,敕云:但坐观罗敷,勿更劳玉步。”今天,让我们也像古人一样,但坐观罗敷,来一场尽兴的审美之旅。

  • 水的荡漾

    2年前: 潋,本意为水波荡漾,引申为美好、明丽。它常出现在诗词歌赋中,用来形容自然风光或少女的容颜。

  • 小满手抄报,与二十四节气交个朋友

    2年前: 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也是二十四节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小满的到来意味着夏天的炎热真正开始,也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时期。制作一份小满手抄报,可以让我们了解小满的习俗、农事活动以及与小满相关的诗词歌赋等,让我们与二十四节气交个朋友。

  • 闻花惜花深知花有态,顾盼生辉偏叹花无情

    2年前: 世人都言,“为赋新词强说愁”,道尽文人墨客为撰写诗词歌赋,必要装出一副愁苦的姿态,颇具矫情之风。但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我却认为,若想品清世间百态,体察众生万象,博采众家之长,想不愁都难。

  • 谐音古诗:诗词歌赋里的那些趣事

    2年前: 诗词歌赋,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不仅意境深远,而且音韵和谐。但在流传过程中,一些诗句因谐音而产生了一些有趣的误会,让人忍俊不禁。

  • 露多音字:汉语言的活化石

    2年前: 汉语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语言,拥有众多的多音字。露多音字便是其中一类,它们有多个读音,也因此有不同的意义。了解露多音字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汉语的魅力。

  • 三更半夜是几点至几点?

    2年前: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三更半夜总是给人一种神秘莫测的感觉。那么,“三更半夜”究竟是几点至几点呢?今天就来为大家科普一下。

  • 十二时辰时间表:探索古人的智慧与生活节奏

    2年前: 在现代社会,我们习惯以24小时制来划分时间。然而,在古代,人们使用十二时辰制度来记录时间,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底蕴和生活智慧。让我们一起探索十二时辰时间表,领略古人的智慧和生活节奏。

  • 未时是几点到几点钟?

    2年前: 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太阳运行情况划分的,未时是十二时辰中的第八个时辰,那么未时具体是几点到几点钟呢?快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与现代生活的应用

    2年前: 十二时辰是中国古代人民从日出日落、月相盈亏等自然现象中总结出的时间计算方法,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如今,了解十二时辰时间对照表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传统文化,而且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也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一起来看看吧!

  • 十二:神秘数字的无限魅力

    2年前: 十二,一个看似简单的数字,却拥有着神秘的魅力和象征意义。无论是时间、空间还是文化、艺术,十二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让我们一起探索十二的奥秘,揭开它的无限魅力。

  • 十二时辰繁花竞艳

    2年前: 十二时辰是一个古老的时间单位,是中国传统计时方法的精华,与二十四节气一起,共同构成了中国古代的历法系统。每小时都有不同的花朵盛开,百花争艳,形成了一幅壮观的景色。

  • 子时是几点?

    2年前: 大家好,我是百科文章作者,致力于用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解百科知识。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子时是什么时候。

  • 戍时一刻

    2年前: 当夜幕降临,华灯初上,一天中最宁静的时刻来临了。此时,正是戍时一刻,万物归于沉寂,只有星星在眨着眼睛,月亮在微笑。

  • 十二时辰对照表:承载中华传统文化的时钟

    1年前: 从古至今,人们都试图通过不同的方式来记录时间。十二时辰对照表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准确把握时间,还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实用价值。

  • 午的笔顺探究

    1年前: 午字,本义午时,即正午。中国人民常用的十二时辰之一。若以一天是12个小时来计算的话,午时就是中午11点到13点。午字由“日”和“马”组成,颇有意思,颇有故事。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索一下午字的笔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