溺水急救:把人倒过来控水,是救命良方还是致命错误?

相信不少朋友都曾在影视作品中看到过这样的场景:一个不幸溺水的人被救上岸后,施救者急忙把他倒过来,用力拍打后背,试图将肺部的水排出体外。这种“控水”的急救方法,看起来既直观又有效,但实际上,它却是一个危险的误解!
首先,我们需要明白溺水的主要致死原因并非肺部积水窒息。虽然吸入少量水确实会造成呼吸困难,但真正致命的是缺氧。当人溺水时,由于挣扎和呛水,喉咙会不自觉地关闭,防止水进入气管。因此,肺部通常不会积存大量的水。反而,剧烈挣扎导致的缺氧才是最主要的威胁。
那么,为什么影视作品中总是出现“控水”的桥段呢?我想这可能是因为:一方面,这种视觉冲击力很强,更能体现紧张和急迫感;另一方面,观众容易理解和接受这种看似合理的“排出水分”的急救方法。但戏剧效果和现实急救,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
如果我们真的把溺水者倒过来控水,反而可能会造成以下严重后果:
那么,正确的溺水急救步骤是什么呢?记住这三步:
1. 安全脱险: 首先保证施救者的安全,再进行施救。
2. 清除异物: 检查溺水者的口腔,清除任何可能堵塞气道的异物,例如水草、泥沙等。
3. 心肺复苏: 立即进行心肺复苏(CPR),这是溺水急救中最关键的一步。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脉搏,立即拨打急救电话,并进行CPR,争取宝贵的抢救时间。
总而言之,把溺水者倒过来控水,是完全没有必要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与其花时间做无谓的“控水”动作,不如立即进行心肺复苏,这才是挽救生命的关键! 记住,在面对溺水事故时,冷静、迅速、正确的急救措施才是最重要的。不要被影视作品中的错误示范误导了!
兴趣推荐
-
手机电池首次充电,那些误以为是常识的误区
2年前: 充满电再用?充电8小时以上?这些手机电池首次充电的注意事项,您是否都了解呢?手机电池的首充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充电,虽然这已经成为很多人一直以来遵循的操作习惯,但道理大家不一定都说得上,很容易被一些流言误导。
-
PRC的含义及其应用
2年前: PRC是一个常见的缩写,在不同的语境下,它可以代表不同的含义。本文将详细介绍PRC的各种含义及其应用。
-
初三能洗头吗:洗头误区与正确洗护方式
2年前: 作为一名初三学生,我面临着巨大的学习压力和升学竞争。在繁忙的学习生活中,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至关重要。然而,关于初三学生是否能洗头,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争论和误区。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初三能洗头吗?
-
省份英语的学习误区和注意事项
2年前: 省份英语是许多英语学习者常常忽视的知识,因为省份的英语名称不常在平时英语交流中出现。学习省份英语的目的是为了扩大词汇量和增加语言交流能力,然而,许多人却在学习省份英语的时候掉入了误区。
-
可爱喵星人,小猫驱虫有妙招
2年前: 作为家里的小天使小恶魔——小猫的健康是我们时刻关心的问题,驱虫就是其中不可忽视的一环。了解小猫驱虫的时间、方法,让它远离虫虫们的骚扰吧!
-
外语学习的正确方法及误区
2年前: 学习外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情,但也是一件很有挑战性的事情。很多人在学习外语的时候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记不住单词、听不懂语法、说不出流利的句子等等。其实,学习外语并没有那么难,只要掌握了正确的方法,就能事半功倍。
-
健康饮食,我们在路上
2年前: 健康饮食,对于我们来说,就像行驶在康庄大道上,是享受和获得幸福的时刻。饮食能滋养身体,它对我们的健康和能量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花时间努力寻找最好的食物,我们正在照顾我们的身体,增加我们的生命力。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健康饮食的重要性和如何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
流鼻涕吃什么药?终极指南,让你远离鼻涕烦恼
2年前: 流鼻涕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问题,尤其在感冒、过敏等季节,更是让人苦不堪言。流鼻涕不仅让人感觉不舒服,还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其实,流鼻涕吃什么药这个问题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就能轻松应对。
-
**礼券的使用误区与技巧**
2年前: 礼券作为一种便捷、实用的支付方式,在日常生活中普遍使用。那么在使用礼券时,有哪些误区和技巧是需要注意的呢?
-
宝宝腿分大一点就不疼了?别再轻信谣言,正确护理宝宝才是关键!
2年前: 作为新手爸妈,难免会对宝宝的各种表现感到担忧和焦虑,尤其是当宝宝出现一些看似不适的情况时,更是会急得团团转。其中,不少爸妈都听说过“宝宝腿分大一点就不疼了”这样的说法,但事实果真如此吗?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宝宝腿分大一点是否真的有效,并分享一些正确的护理方法,帮助宝宝健康成长。
-
心脏骤停后,救命黄金时间是几分钟?
2年前: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心脏骤停的紧急情况,这时进行心肺复苏(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简称CPR)对抢救生命至关重要。CPR黄金救援时间是指开始实施心肺复苏到专业医疗人员赶到之间的这段时间,在这段时间内进行心肺复苏,可以大大提高患者的生存几率。
-
斩钉截铁——一往无前的决绝与坚持
2年前: 在瞬息万变的社交媒体世界中,“斩钉截铁”似乎成为一种稀缺品。当我们面对观点碰撞、信息洪流时,往往容易陷入摇摆不定、犹豫不决的境地。然而,那些敢于“斩钉截铁”的人,却能自带光环,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
-
私家车上备AED允许破窗取用,你准备好了吗?
1年前: 在公共场所突然发生心脏骤停,如果没有急救设备和人员,患者的生还率极低。在救护人员赶到之前,如果能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患者的生还率将大大提高。所以,在私家车上备一台AED,并允许破窗取用,将为挽救生命赢得宝贵的时间。
-
黑色三分钟生死一瞬间心得体会
1年前: 我相信,很多人从小就听过“黑色三分钟”这个词,但真正对它有所了解的人并不多。它指的,是人最危险的三个黄金抢救时间,任何环节发生失误,就会严重威胁到人的生命。作为一名医护人员,我深知这三分钟的重要性,也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让更多的人了解它,并学会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
急救知识:关键时刻,拯救生命
1年前: 急救知识是一项必备的技能,掌握急救知识,不仅可以帮助自己,还可以帮助他人。在突发事件发生时,及时有效的急救措施可以挽救生命,减少伤残。
-
溺水自救方法:倒过来控水真的有用吗?
1年前: 溺水是一种十分危险的情况,如果施救不当,很可能会造成溺水者的死亡。民间有传闻称,把溺水的人倒过来控水可以帮助他们排出肺部积水,从而挽救生命。但这种说法真的可靠吗?今天,我们就来一探究竟。
-
护士急救:白衣天使的守护
1年前: 护士是一个神圣而伟大的职业,她们用自己的仁爱之心和精湛的医术守护着人们的生命和健康。在紧急情况下,她们更是临危不乱,以娴熟的急救技能挽救了一条条鲜活的生命。
-
溺水安全知识:掌握自救技巧,畅游清凉夏日
1年前: 炎炎夏日,游泳成为消暑解热的好选择。然而,每年因溺水而丧生的悲剧却令人痛心。掌握溺水安全知识,了解自救技巧,可以让我们在享受清凉的同时,远离危险。
-
心脏骤停黄金抢救时间是几分钟?
1年前: 时间就是生命!心脏骤停发生时,把握黄金抢救时间至关重要。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索心脏骤停的黄金抢救时间,并了解在危急时刻如何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
-
触电急救:别慌,跟着我做!
1年前: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如果不小心触电,后果可是很严重的。掌握一些触电急救知识,关键时刻能救命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