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寄情:陈与义诗中的羁旅情怀

作为一名北宋文学家和官员,陈与义曾担任多个地方官职,但因秉性清高、直言不讳,屡遭贬谪。在他宦海沉浮的生涯中,寒食节成为他抒发寄托的独特时节。
陈与义的寒食诗作,多以羁旅情怀为基调。如著名的《寒食》:
“寒食郊原上,遥知天地宽。
十年常作梦,风雨隔江关。”
这首诗写于陈与义被贬谪途中。诗人置身郊野,面对辽阔天地,不禁感慨自身处境。十年来,他饱经风雨,却始终未能回到家乡。诗中流露着浓烈的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另一首《寒食》:
“饥肠尝到食,懒笔未成书。
故国自思远,残容不忍睹。
儿童强祝健,老友偶相如。
岁晚客心异,沙堤远欲居。”
这首诗表现了陈与义在寒食节的孤寂与落寞。四处漂泊的他,饥肠辘辘,却无力提笔写诗。他思念故国故人,却容颜憔悴,不愿面对。诗中流露出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无奈和感伤。
除了羁旅情怀,陈与义的寒食诗作还反映了他的社会关怀。如《寒食山行》:
“山行空暮雨,哀犬吠残村。
易代老民瘦,衰容照白云。”
这首诗写于陈与义贬谪期间。诗人山间漫步,目睹了百姓的贫困和苦难。风雨中,一只瘦骨嶙峋的狗在哀嚎;易朝换代,老百姓却依旧瘦弱不堪,反映出世道的不公和民生的疾苦。
陈与义的寒食诗作,将羁旅情怀与社会关怀融为一体,既展现了他个人情感的跌宕起伏,也反映了北宋时期士大夫的普遍心境。
兴趣推荐
-
弱势群体:齐心协力,共创美好家园
2年前: 弱势群体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存在,他们往往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处于不利地位,容易受到歧视和不公正对待。关注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
三苏是:苏轼、苏辙、苏洵的文学合称
2年前: 三苏,指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宋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
耿乐:低调演技派,实力与魅力兼具
2年前: 耿乐,中国内地男演员。因其精湛的演技和独特的个人魅力,在演艺圈享有盛誉。他出演过众多经典影视作品,塑造了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在以下内容中,我们将深入了解耿乐的个人资料,从他的演艺经历到个人生活,全面展现这位优秀的演员。
-
拉姆逝世一周年纪念:家人现状与缅怀
2年前: 今日是拉姆不幸遇害的一周年纪念日,社会各界人士纷纷缅怀这位善良美丽的姑娘,同时对她的家人现状表示关注与关心。
-
三苏指的是什么?
2年前: 苏轼、苏辙、苏洵,并称为“三苏”,他们都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那么,三苏指的是谁?他们分别有什么贡献?
-
春寒陈与义,遗世风采,千古留名
2年前: 春寒陈与义,一个鲜为人知的宋代诗人,却有着令人感佩的宁静淡泊,他的诗作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
冰心作品中的璀璨世界
2年前: 冰心,一位享誉文坛的现代作家,用细腻的笔触描绘出人生百态,她的作品充满了对自然和童心的热爱,宛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照亮了阅读者的灵魂。
-
活动缤纷,精彩连连:我的多彩活动经历
2年前: 从参加学校社团活动到参与公益志愿活动,从探索户外运动到体验文化艺术,我的生活点缀着五彩斑斓的活动,每一份经历都让我受益匪浅,色彩斑斓。让我来与你分享我丰富多彩的活动经历吧!
-
大学生贫困证明:一份寒门学子逆境求学的敲门砖
2年前: 一张薄薄的贫困证明,背后却承载着无数寒门学子逆境求学的梦想和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贫困证明,不仅是一张证明家庭经济状况的凭证,更是一份精神财富,激励着学子们在求学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
春意盎然,花飞柳斜,寒食踏青正当时
2年前: 在春回大地的时节,万紫千红、花飞柳斜,是外出踏青、赏花的最佳时节。本文将带您走进春天的世界,领略大自然的美好。
-
慰问老同志,做新时代好青年
1年前: 今天,我参加社区组织的慰问老同志活动,见到了一位老爷爷,他今年80岁了,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让我深受感动。
-
平凡女子的舍己救人和奉献精神
1年前: 本篇文章将讲述一位平凡女子为了救人去世后,又捐献器官挽救了三条生命的故事。她的舍己救人和奉献精神令人感动。
-
上海:保障残疾人就业,让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
1年前: 在上海,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制度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保障制度,旨在为残疾人创造平等的就业机会,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这项制度不仅体现了上海市政府对残疾人的关怀,也为残疾人融入社会提供了有力支持。
-
叟:风霜沉淀下的智慧宝藏
1年前: “叟”,一个饱含岁月印记的字眼,指代那些饱经风霜、德高望重的老年人。他们历尽沧桑,蕴藏着深厚的人生智慧和文化积淀,是社会中不可忽视的宝贵财富。
-
2013年清明节:追忆先人,传承文化
1年前: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是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之一。2013年的清明节恰逢4月4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缅怀先人,寄托哀思,传承中华传统文化。
-
四时如梦:品味传统佳节中的“四个日”
1年前: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传统节日如璀璨的明珠,点缀着中华民族的文化星空。其中,那些特定的“日”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民俗特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节日文化。接下来,我们就来品味一下传统佳节中的“四个日”:除夕、寒食、端午、中秋。
-
雨与陈与义
1年前: 在诗词的王国里,雨丝飞扬,陈与义的诗词就如一把油纸伞,为我们的心灵遮风挡雨。今天,就让我们撑开这把伞,在雨中漫步,细品他的诗词之美。
-
苏东坡:千古奇才,一蓑烟雨任平生
11个月前: 苏东坡,北宋文坛巨匠,以其豪放不羁的词风和旷达洒脱的人生态度著称。后人常以其字号“东坡居士”尊称其为“坡仙”,誉为“千古奇才”。让我们走进苏东坡的传奇人生,感受他的风采与智慧。
-
优学派:学术界的风流才子
11个月前: 优学派可不是什么X学,而是在北宋时期的文坛上,一群帅气多金、才华横溢的文青们的潇洒人生。他们以《洛阳名园记》作者张耒为首,个个是文采斐然的种子选手,一起吟诗作赋、游山玩水,好不快活。
-
一蓑烟雨任平生:探寻陈与义《襄邑道中》的诗意人生
9个月前: “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句出自南宋诗人陈与义的《襄邑道中》的名句,早已成为一种洒脱不羁的人生写照。这首诗不仅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更蕴含着诗人对人生的独特感悟,展现出一种超越功名利禄,淡泊名利的超然心境。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这首诗,领略陈与义的诗意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