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世纪的求是回响:我眼中的浙大120周年校庆

说起2017年浙江大学的120周年校庆,我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词就是“人山人海,彩旗飘扬”。那阵仗,简直比过年还热闹几分!学校仿佛瞬间变成了全球浙大人的大型“团建”现场,空气里都弥漫着一种久别重逢的兴奋,夹杂着些许学术的严谨,还有那么点儿青春不散场的浪漫。
我首先感受到的,是那份沉甸甸的历史感。这120年,可不是简单的数字叠加,那是多少代求是人的心血、汗水和智慧结晶啊!从1897年创立的求是书院,到如今享誉国内外的综合性大学,浙大一路走来,经历过战火的洗礼,也见证了新中国的腾飞。它始终秉持着“求是创新”的校训,就像一位智者,在历史的洪流中不断探索、前行。校庆期间,校园里随处可见的历史图片展,泛黄的照片、手写的笔记,都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些年的故事,让人仿佛穿越回了过去,与那些为浙大奉献青春和智慧的前辈们,进行了一场跨时空的对话。
当然,校庆的主角还是那些从五湖四海赶回来的校友们。你瞧,那些白发苍苍的老教授,当年也是风华正茂的小伙子,如今和当年的学生一见面,那眼泪花儿都快出来了,比偶像剧还感人。他们分享着当年宿舍里的趣事,课堂上的较量,以及毕业后各自的奋斗故事。我看到一位八十多岁的老校友,颤巍巍地指着教学楼说:“当年我就是在这里,通宵达旦地演算一道题,解出来的时候,感觉整个世界都亮了!”那种眼神里的光芒,瞬间让我明白了什么叫“大学精神”的传承。
除了感人肺腑的校友重逢,校庆期间的活动也是丰富多彩,让人目不暇接。各种高端学术论坛,汇聚了全球顶尖的学者和科学家,大家思想碰撞,火花四溅,听得我这个“门外汉”都忍不住想去蹭几节课。学生社团的文艺表演更是活力四射,从古典乐器演奏到现代街舞,从话剧到合唱,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多才多艺和青春风采。整个校园,就像一个巨大的文化熔炉,将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的活力完美融合。
这次校庆,不仅仅是对过去120年的总结和致敬,更是对未来的展望。它凝聚了所有浙大人的心,也激发了新一代学子继承和发扬“求是创新”精神的斗志。我深切地感受到,一所大学的魅力,不仅仅在于它有多少栋漂亮的教学楼,有多少位知名的教授,更在于它所孕育的精神、传承的文化,以及它对社会进步所做出的贡献。浙大120周年校庆,就是这样一场生动的教育课,它告诉我,真正的大学,是拥有灵魂和温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