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岁县太爷”:荧屏内外的小大人风波
我记得小时候,电视里总是充斥着各种各样的“九岁县太爷”、“七品芝麻官”的电视剧,这些剧里,年纪轻轻的孩子们穿着官服,板着脸,处理着大人们才能应付的“国家大事”,简直是让人哭笑不得。这现象在当时的影视圈里还挺流行,也确实吸引了一大批观众。
首先,咱们得承认,这种题材确实有它的吸引力。试想一下,一个孩子,还没发育完全,说话都奶声奶气的,却要装出一副老成的样子,去“断案”、“惩恶扬善”,这种反差萌,自带喜感。编剧们也乐于利用这一点,在剧情中加入各种搞笑元素,比如小孩儿县令出巡,结果被路边的狗吓得哇哇大叫;或者审案的时候,因为个子矮,需要站在凳子上才能勉强够到桌子等等。这些情节,迎合了观众的猎奇心理和娱乐需求,让大家看得哈哈大笑。
当然,这种剧也引发了不少争议。有人认为,让小孩子扮演成年人,容易误导孩子,让他们过早地接触成人世界里的复杂和黑暗。比如,剧中可能涉及官场斗争、尔虞我诈,这些内容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是不利的。另外,过早地接触演艺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正常生活。
还有人认为,这种剧是对历史的戏说和改编,容易误导观众,尤其是对历史知识不太了解的年轻观众。比如,剧中可能为了制造戏剧冲突,随意篡改历史事实,甚至美化某些不好的社会现象。
不过,也有人持支持态度。他们认为,这种剧只是娱乐而已,不必过于较真。而且,让孩子参与影视剧拍摄,可以锻炼他们的表演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同时,也可以让孩子们从小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产生兴趣。
那么,作为观众,我们应该怎么看待“九岁县太爷”这类电视剧呢?我觉得,首先要保持一个开放的心态,把它当作一种娱乐方式来欣赏。其次,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辨别能力,告诉他们电视剧是虚构的,不能完全当真。最后,要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在观看的同时,也能健康成长。
总而言之,“九岁县太爷”这类电视剧,是影视娱乐领域的一个小小的缩影。它既带来了欢乐,也引发了思考。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去接纳它,在欣赏的同时,也保持一份警惕,让我们的孩子们在娱乐中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