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张养浩:仕途坎坷,曲作流传

在元曲的发展史上,张养浩是一位不得不提的人物。他的曲作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厚的内涵而著称,流传至今仍为人传唱。然而,张养浩的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仕途失意,但艺术成就却光耀千古。
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张养浩:仕途坎坷,曲作流传

张养浩,字希孟,元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他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自幼聪慧过人,博览群书。青年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多次名落孙山。仕途失意,他转而寄情于文学创作,尤其擅长散曲。

张养浩的散曲风格清新自然,语言生动形象,善于运用比喻和夸张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他的作品题材广泛,既有对人生世事的感慨,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批判,更不乏风花雪月的描写。其代表作《山坡羊·潼关怀古》气魄宏大,语言苍劲有力,展现了他对历史兴衰的感叹:

> 峰回路转,不见香炉峰。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除了散曲创作,张养浩还创作了杂剧《窦娥冤》,该剧以其凄婉动人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文思想,成为元杂剧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然而,张养浩的仕途却并不顺利。多次落第后,他曾短暂出仕,但很快又因不满官场黑暗而辞官归隐。晚年生活清贫,但他始终保持着乐观豁达的心态,以笔墨寄托情怀。

尽管仕途失意,但张养浩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却流芳百世。他的散曲和杂剧作品为元代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至今仍为人们所传诵和研究。

标签:张养浩,元曲,散曲,杂剧,窦娥冤

兴趣推荐

  • 月黑风高杀人夜,却话巴山夜雨时

    2年前: 月黑风高杀人夜,却话巴山夜雨时,这句话出自元代关汉卿的杂剧《窦娥冤》,是一句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这句词的意思是:在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我将要杀人,却偏偏这个时候下了雨,让我不得不停下手来。

  • 元杂剧四大悲剧:悲欢离合,人生如戏

    2年前: 元杂剧是中国戏曲史上的瑰宝,其中不乏悲剧之作,它们以其曲折离奇的情节、跌宕起伏的命运以及感人肺腑的故事,让观众们为之动容。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元杂剧中的四大悲剧,感受一下它们独特的魅力。

  • 雨丝风片

    2年前: “雨丝风片”是一个汉语成语,用来形容雨丝细如丝、风片轻如片,描绘了细雨绵绵、微风习习的景象。在本文中,我将带领大家从不同的角度探索“雨丝风片”的含义和妙处。

  • 马致远:元曲四大家之一的名号缘由

    2年前: 马致远的元曲堪称独树一帜,内容涉及历史、政治,甚至爱情。他以诗意的语言和巧妙的比喻,创作出一系列脍炙人口的佳作,成为元曲四大家中的一位。

  • 元曲的特点

    2年前: 元曲是元代兴起的一种新型戏曲形式,它融合了多种民间艺术元素,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艺术特点。今天,我们就来一起了解一下元曲的特点。

  • 绝句:诗歌艺术中的浓缩之美

    2年前: 绝句,是汉诗的一种体裁,以四句为一单位,内容短小精悍,节奏明快。绝句是我国古典诗歌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历代诗人都有优秀的绝句作品传世。

  •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心中的孤独之旅

    2年前: 马致远的名作《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中最著名的散曲之一,更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这首小令以其寥寥数笔,勾勒出秋日黄昏的萧瑟景象,抒发了游子秋思旅愁之情,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和艺术美感。

  • 如梦令:词牌与艺术的美学空间

    2年前: 如梦令,一个古老而优美的词牌名,它在中华文化中拥有着独特的地位。从宋词到元曲,从京剧到昆曲,如梦令的身影随处可见。作为词牌,如梦令的优美旋律和深邃意境,使它成为历代文人墨客钟爱的创作体裁;作为艺术形态,如梦令的意象与美学空间,又为后世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与回味。

  • 爱国诗歌,传承红色经典

    2年前: 爱国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形式,在历史的长河中经久不衰。它抒发爱国情怀,激发人们的民族自豪感,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

  • 古典文学,穿越时空对话古人

    2年前: 古典文学,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它是我们祖先留下的精神遗产,也是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重要窗口。今天,我就来和大家聊聊古典文学。

  • 元曲四大家及其代表作

    2年前: 元曲是我国戏曲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元曲四大家更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分别是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和马致远。他们的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 诗词里的中国第七季闪亮登场,中华文化的盛宴

    2年前: 中国诗词大会第七季如约而至,作为一档聚焦中国诗词文化的益智类综艺节目,诗词大会自开播以来就备受观众喜爱。节目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生动的舞台呈现、精美的服化道赢得了广泛的赞誉,成为中国文化传承和诗词鉴赏的盛宴。

  • 感天动地的冤屈——《窦娥冤》

    2年前: 《窦娥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悲剧之一,它讲述了窦娥因奸夫西门庆陷害含冤而死,死后喊冤,用血泪洗白冤屈的故事。窦娥的冤屈感天动地,为后世传颂。

  • 诗情画意西湖美,千古文人墨客吟

    2年前: 西湖,是我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地之一,素有“人间天堂”的美誉。自古以来,西湖的美丽风光就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览,并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

  • 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威震元朝曲坛的“元曲四大家”

    1年前: 元朝是一个少数民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一个由外族建立的大一统王朝。在元朝,戏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剧作家,其中尤以马致远、关汉卿、白朴、郑光祖四人最为突出,并被后人称为“元曲四大家”。

  • 关汉卿:元杂剧的开山鼻祖

    1年前: 关汉卿,号已斋叟,大都人,是元代杰出的戏剧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创作了60多种杂剧,现存18种。其中,《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赵盼儿风月救风尘》等都是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

  • 元曲四大悲剧:悲剧中的悲壮之美

    1年前: 元曲四大悲剧是元代戏曲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大悲剧作品,它们分别是关汉卿的《窦娥冤》、《赵氏孤儿》,白朴的《梧桐雨》和马致远的《汉宫秋》。这四部作品均以悲剧结局收场,但又蕴含着悲壮之美和对封建礼教的控诉。

  • 窦娥:戏曲舞台上永远的悲剧之星

    1年前: 窦娥冤,一个妇孺皆知的故事,大街小巷里都能听到戏曲腔婉转唱着她的冤情。想要听她的故事,就必须先知道有关她的教案。

  • 踏访马致远故居,领略元曲大家的风雅

    1年前: 提起马致远,想必大家都不陌生。这位元代著名的戏曲家,以其哀婉动人的散曲和词作而闻名。今天,我就带大家去拜访一下他的故居,领略这位大文豪的风雅世界。

  • 关汉卿:元杂剧泰斗,揭露社会现实的大师

    1年前: 在元代杂剧发展的黄金时代,关汉卿犹如一颗璀璨的明星,用他犀利的笔锋和深刻的洞察力,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幅鲜活生动的社会画卷,成为元杂剧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