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程门立雪:古人雪地里的“求学奇遇记”与师生情深

嘿,各位朋友!你有没有过为了等一个人、求一件事,而长时间耐心等待的经历?那种心心念念、不达目的不罢休的劲头,在古时候可有个特别有名的“代言人”——那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程门立雪”。这可不是什么简单的雪地漫步,而是一场关于极致求学精神和深厚师生情谊的“冰雪奇缘”!
程门立雪:古人雪地里的“求学奇遇记”与师生情深

说起“程门立雪”,可能很多人脑海里会浮现出白茫茫一片、两个人影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画面。没错,这个成语描绘的就是这样一幅充满毅力和敬意的场景。咱们这就一起穿越回那个遥远的宋朝,看看这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第一幕:大雪封门,学子求教

故事的主角有三位:一位是当时大名鼎鼎的理学大师程颐,另一位是他的高徒杨时,还有一位是杨时的同窗好友游酢。在那个年代,想要求学问道,那可真是得跋山涉水,不像现在,动动手指就能“网课走起”。话说,杨时和游酢两位同学,为了请教一个学术上的难题,特意从很远的地方赶来拜访程颐老师。

那天,天公不作美,鹅毛大雪下了一整夜,把天地都染成了纯白色,也把程颐老师的家门“装饰”得严严实实。当杨时和游酢抵达程府时,发现老师正在屋里打盹儿。想想看,现在我们遇到点事,可能就想发个朋友圈吐槽,或者直接一个电话打过去。但在那个没有手机、没有微信的年代,想见老师一面,那可真是要靠“毅力值”和“信念感”的!

第二幕:雪中伫立,师道尊严

两位学生并没有因为天气恶劣或者老师休息就选择离开,更没有冒冒失失地闯进去打扰。他们怕惊扰了熟睡中的老师,于是便恭恭敬敬地站在门外,一动不动地等候。雪花簌簌落下,很快就覆盖了他们的膝盖,白茫茫一片,简直就是两个“雪人”!他们就这样一直站着,直到程颐老师醒来,推开门一看,才发现门外站着两个“雪雕”——正是自己的两位学生。程颐老师看到这番情景,既感动又感慨,这才开始为他们答疑解惑。

第三幕:何为“程门立雪”?

这个故事后来被浓缩成“程门立雪”四个字,它不仅仅是描述了一个具体的事件,更成为了一种精神图腾。它的核心意思,其实概括起来就是:

  • 尊师重道:对老师发自内心的尊敬,视知识为珍宝,不惜一切代价求得真知。
  • 求学若渴:对知识有着极度的渴望和追求,不畏艰难困苦,持之以恒。
  • 耐心毅力:面对困难和等待,能够展现出超乎常人的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毅力。
  • 第四幕:古老智慧,照耀今朝

    你可能会问,都21世纪了,我们还需要“程门立雪”吗?毕竟,现在获取知识太方便了,点点鼠标、刷刷视频,甚至AI都能帮你解答疑惑。但我想说,这种精神从未过时,反而显得弥足珍贵。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获取知识固然容易,但能静下心来深入学习、钻研的,又有多少人呢?“程门立雪”提醒我们,真正的知识和智慧,往往需要付出时间和精力去沉淀和积累。它告诉我们,学习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态度,一种修行。

    想象一下,如果你在工作中遇到难题,是选择抱怨放弃,还是像杨时和游酢一样,耐心寻找答案,甚至“雪地里站立”也要搞懂?如果你在学习新技能,是浅尝辄止,还是像他们一样,不打扰老师休息也要等到答案?这种“求知到极致”的执着,是任何时代都稀缺而宝贵的品质。它教会我们,对知识和师长的尊重,对自身成长的负责,才是通往卓越的不二法门。所以,下次当我们抱怨学习太难、工作太累时,不妨想想那两个在雪地里站成雕塑的古人,或许会多一份坚持的勇气和力量!

    标签:程门立雪,尊师重道,求学精神,勤奋好学,耐心毅力,传统美德,教育故事,宋代哲学,杨时,游酢,程颐

    兴趣推荐

    • 司马光勤学:从“闭门读书”到“垂帘听政”

      3年前: 司马光,北宋杰出的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他以其勤奋好学、博闻强识而闻名于世。本文将讲述司马光的勤学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学习到宝贵的学习精神。

    • 静姝:诗情画意,岁月静好

      3年前: 静姝,一个有着诗情画意般美丽名字的女孩,她的世界如同一幅恬静的画卷,岁月静好,令人向往。

    • 民风淳朴,谱写新时代的乡村赞歌

      3年前: 民风淳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民风淳朴依然存在,并绽放出夺目的光彩。

    • 孝心,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2年前: 孝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沉淀。它是一种尊敬父母、长辈,关爱老人,报答养育之恩的道德品质。孝心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源泉,是中华民族文明的标志。

    • 《君子之道:天行健 自强不息 地势坤 厚德载物》

      2年前: 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强调要像天体不断运行一样刚健有力,努力奋斗,永不懈怠。「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强调要像大地一样厚德载物,包容万物,宽厚仁爱。「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这两句话是中国古代圣人对君子品德的概括,也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人生哲学和价值观。

    • 邴原泣学

      2年前: 邴原以泣学的故事,出自《世说新语》。 学习要吃苦,付出的过程和结果是成正比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流传了很多关于勤奋好学的故事,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

    • 同舟共济,共创辉煌:团结友愛的真實故事

      2年前: 团结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它体现在生活的各个方面。无论是家庭、学校、社会,还是国家,团结友爱都是不可或缺的。只有团结友爱,才能凝聚力量,克服困难,实现共同的目标。

    • 君子一言 驷马难追:诚信的重要性

      2年前: “君子一言,驷马难追”这句话是古人留给我们的一句谚语,它形象地比喻了诚信的重要性。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基础。

    • 凿壁偷光:勤奋努力的 典范

      2年前: 凿壁偷光是古代流传下来的一个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匡衡勤奋好学,凿壁偷光,终成一代名臣。这个故事激励了无数人,成为勤奋努力的典范。

    • 关于“敬老”的思考

      2年前: “敬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中华民族和谐社会的一种表现。可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传统美德似乎正在逐渐消失。我们应该如何弘扬“敬老”这一传统美德呢?

    • 42中的日子:石家庄42中学子风采

      2年前: 石家庄42中是一所什么样的学校?在那里生活学习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让我们一起走近这所充满活力与故事的学校,一起去感受42中学子的风采。

    • 八荣八耻:传承传统美德,引领时代风尚

      2年前: 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华民族一直高度重视道德教育,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良传统。八荣八耻作为一种重要的道德伦理体系,对社会发展和个人修养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 让高风亮节吹进每个人的心中

      2年前: 在当今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人们对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高风亮节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它不仅可以帮助人们在生活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更能够促进社会风气的向上发展。

    • 古风联盟: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

      2年前: 古风联盟是一个致力于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传统美德的非营利性组织。成立以来,联盟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复兴,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 姓王的好名字:传承文化,传递美好

      2年前: 姓王,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姓氏,饱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对于姓王的朋友来说,选择一个好名字,不仅是个人品味的体现,也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走进姓王的名字世界,领略那些好名字的魅力。

    • 孙康映雪:勤奋好学的典范

      2年前: 孙康映雪的故事是一个关于勤奋好学、努力克服困难的故事。这个故事激励了许多人,让他们在学习和工作中更加努力。

    • 筑梦丰镇中学,扬帆启航新征程

      2年前: 丰镇中学,一所充满活力和希望的学校,这里有勤奋好学的莘莘学子,有诲人不倦的辛勤园丁,更有一个团结向上的大家庭。走进丰镇中学,你将感受到一种积极进取的学习氛围,一种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一种蓬勃向上的青春气息。

    • 川兴中学:开启美好人生的殿堂

      2年前: 西昌市川兴中学是一所充满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学校,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个人发展机会。在本文中,我将带您走进川兴中学,探索它的办学特色和育人理念,以及学生在这里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 书中自有黄金屋:宋太宗赵光义的求知之路

      2年前: 宋太宗赵光义,作为宋朝的第二位皇帝,不仅是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同时也是一位勤奋好学的知识分子。他酷爱读书,对各种知识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上更是孜孜不倦,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 郑时广:从乡村少年到国家院士的蜕变之路

      2年前: 郑时广,1947年出生于江西省上饶市一个偏僻的山村,是享誉国际的海洋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一个乡村少年成长为国家院士,他的经历激励了无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