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上月球去

月球,是我们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也是人类最早就尝试登陆的星球,提起月球,我们第一印象肯定是阿姆斯特朗,毕竟这是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类。那中国人的脚印何时才能踏上月球呢?
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上月球去

这个问题从嫦娥登月开始就被无数人问过,说实在的,真的挺难回答的。因为进入太空的成本实在太高,而月球作为我们目前登陆最合适的星球,开发前景又是多么的有限,以往登陆月球更多的是出于探索目的,在没有获得明显利润的情况下,重新登陆月球的意义也不大。不过,自2018年以来,嫦娥四号和嫦娥五号的成功,让我们看到了登陆月球的希望,这俩家伙还确实给我们人类带来了不少月球上的“土特产”回来,其中嫦娥五号更是首次带回了月球的土壤样品。

一直以来,我们人类对月球的认知还仅仅停留在地球的观察范围,还有很多未知的东西等着我们去探索,例如,月球到底有几岁?有哪些资源?未来除了建立研究基地外,是否还能在月球上建设农场、甚至建一个太空城呢?只有当我们真正深入到月球,进行大量研究后,才能揭示出更多月球的秘密。

而且,早在2017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宣布要建立自己的太空站,届时,空间站将会成为太空中人类永久的居住地,也是一直以来人类登陆月球的中转站,等到空间站建设完成后,人类就可以凭借空间站这一“跳板”去到月球,而且这个时间也不会很长,或许就在下一个十年。

另外,中国现在不仅仅要发展自己的航天事业,还要带动其他国家的发展,例如,在2022年,我国就先后向17个国家派遣了航天员,其中包括沙特阿拉伯、阿根廷、秘鲁、智利、俄罗斯、白俄罗斯、老挝等,让这些国家的航天员来到中国,感受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帮助他们的国家建设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当然,我们上月球的目的可不是仅仅为了拓展视野。专家们已经发现,月球上的某些岩层中可能含有大量的重稀土。重稀土在工业、国防各行业都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比如,它被用于国防科技、飞机发动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机器人、高端装备等等。重稀土的价值比黄金还要高,而且稀土资源掌握在一个国家手里,他们就可以向外输出,并不断提高其价格,反之,假如我们掌握了重稀土,就可以三尺枪挑百万兵,岂不快哉?

标签:中国航天,嫦娥登月,月球探索,太空站,重稀土

兴趣推荐

  • 空间模块克隆:开创太空探索新纪元

    2年前: 假如有一天,我们能在太空建造一个家园,那将会是什么景象?空间模块克隆技术正让这个梦想逐渐成为现实。它将彻底改变我们对太空探索和人类未来生存的方式的认识。

  • 嫦娥一号:奔月征途上的耀眼明星

    2年前: 我是嫦娥一号,有史以来第一颗围绕月球运行的人造卫星。历经千难万险的万里长征,我终于在月球上印下了自己的足迹,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国的航天实力。

  • 95后学霸的征途:在航天中创造奇迹

    2年前: 作为一个95后学霸,我怀揣着对航空航天事业的热爱,在过去的10年里,我参与了上百次发射任务,从最初的懵懂无知到如今的游刃有余,一路走来,我见证了中国航天事业的飞速发展,也收获了无数难忘的经历。

  • 神舟十一号着陆:中国航天再创辉煌

    2年前: 2016年11月18日,神舟十一号飞船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草原安全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圆满成功。神舟十一号的着陆,是中国航天史上又一个里程碑事件,标志着中国已经迈入了载人航天新时代。

  • 长征时间:从红军长征到中国航天长征

    2年前: 长征,是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战略转移,更是中国航天事业的一曲壮丽凯歌。从“红军长征”到“中国航天长征”,它们有着深刻的历史渊源和精神传承,共同诠释着长征所蕴含的时代精神和历史使命。

  • 神十四:飞天壮举,逐梦苍穹

    2年前: 神十四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三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开启为期六个月的太空之旅。这是中国空间站建设任务的又一重大胜利,也是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 长征五号:中国航天领域的又一里程碑

    2年前: 长征五号是中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也是中国目前最强大的火箭。它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迈出了重要一步。长征五号的成功发射,不仅为中国航天事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人类探索太空打开了新的大门。

  • 月兔踏月,玉兔留名

    2年前: 作为人类探索太空的先驱,“玉兔”月球车一点一滴地见证了我们对地球之外星球的好奇心和探索欲。从它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人类的智慧和毅力,更看到了中国航天技术的日新月异。

  • 中国“红旗之巅”——祝融峰,人类不畏艰险迈向星际探索

    2年前: 祝融峰,是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的一座死火山,是太阳系中最高的山峰。关于它你了解多少呢?本文将带你走进祝融峰的世界,一览这颗红色星球的独特魅力。

  • 刘伯明: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科学家

    2年前: 刘伯明,中国首位进入太空的科学家,也是中国首位太空行走者。他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被誉为“中国航天第一人”。

  •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回家啦!一年太空生活,带你回顾他们的精彩瞬间

    2年前: 神舟十三号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和叶光富于2022年4月16日成功返回地球,为期6个月的太空之旅圆满结束。他们在太空中进行了两次出舱活动,并在空间站内开展了多项科学实验。让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他们在太空中的精彩瞬间。

  • 神舟九号航天员——中国载人航天征程上的历史性一刻

    2年前: 神舟九号载人航天任务是中国人探索太空征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次任务,作为中国载人航天领域的重量级航天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勇气和毅力。让我们跟随他们的足迹,踏进那段难忘的旅程。

  • 神舟十四号:飞天逐梦,再攀高峰

    2年前: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让我们共同关注神舟十四号的发射时间和返回时间,见证中华民族航天征程新的辉煌。

  • 天舟六号发射火焰点亮云层:见证辉煌的航天时刻

    2年前: 天舟六号货运飞船成功发射,承载着物资和补给奔向太空,这一刻令无数人为之欢呼。那璀璨的火焰点亮了云层,让人不禁感叹科学技术进步的速度,同时也对航天事业充满了憧憬。

  • 国际空间站:人类太空探索的里程碑

    2年前: 国际空间站(ISS)是人类建造的第一个永久性空间站,自2000年以来,一直有人类在其中生活和工作。国际空间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机器,由许多不同的模块组成,包括实验室、生活区、餐厅、健身房、甚至还有一个小型农​​场。它位于地球上空约400公里处,绕地球运行的轨道速度约为每秒7.6公里。

  • 火箭:探索浩瀚宇宙的先锋利器

    2年前: 火箭,作为探索浩瀚宇宙的先锋,自诞生以来就承载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遐想和不懈追求。从最初的液体火箭到如今气势磅礴的可回收火箭,火箭技术不断革新,为人类的太空探索事业插上腾飞的翅膀。

  • 飞向太空,梦想不再遥远

    2年前: 飞向太空,曾是人类的梦想,如今已成为现实。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离太空越来越近,太空探索也成为当今世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

  • 嫦娥登月:人类的梦想和未来的故事

    2年前: 自古以来,人类就对广阔的太空充满了好奇和向往。登月是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之一,也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一大步。嫦娥登月作为一项影响深远的航天任务,不仅彰显了科技的进步,还对人类未来的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 登月湖:地球之外的迷人奇迹

    1年前: 想象一下,在一个远离地球喧嚣的遥远月球表面,发现了一个充满液态水的湖泊。这就是登月湖,一个令人惊叹的自然奇观,正在重塑我们对月球的理解。

  • 神舟16号返回地球,精准着陆点揭晓

    1年前: 万众期待的神舟16号载人飞船于北京时间2023年4月16日凌晨1点56分返回地球,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此次返回意义非凡,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迈入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