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黑暗中:迷途的不是方向,是自己?

我记得有一次半夜醒来,伸手不见五指,以为自己瞎了,结果只是眼镜被踢到床下,而我,又一次完美避开了枕边的手机。那种物理上的黑暗,是感官的暂时剥夺,一开始会有点小恐慌,然后是各种瞎摸乱撞,比如把垃圾桶当成床头柜,或者误把牙刷当成勺子(别问我为什么半夜会想吃东西)。但很快,我的耳朵、鼻子,甚至皮肤都能感受到周围的一切,世界并没有消失,只是换了一种“分辨率”呈现。
然而,人生中的“黑暗”可就没那么简单了。二十来岁,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前途一片迷茫,就像走进了没有路灯的小巷;面对复杂的人际关系,搞不懂对方的真实意图,如同蒙着眼睛猜谜;甚至是突然遭遇挫折,感觉被全世界抛弃,那种心里的空洞,比任何物理上的黑暗都要深邃。我常常会问自己:我该去哪里?我能做什么?我到底是谁?这些问题,就像一个个巨大的黑洞,把我吸进去,让我感觉“我在黑暗中”,而且,迷途的不是方向,是我自己。
但说真的,这些“黑暗时刻”并非一无是处。当你看不清外部世界时,反而会被迫向内看。那些平日里被喧嚣和忙碌掩盖的细微感受、那些被忽略的内心声音,都在黑暗中变得异常清晰。你开始思考自己的真正热爱,审视自己的缺点,甚至会突然发现,原来自己比想象中更坚韧。黑暗就像一个免费的“冥想舱”,强迫你与真实的自我对话。它让你慢下来,让你感受孤独,也让你在孤独中学会了自省,学会了与自己和解。
更妙的是,在黑暗中,你还会发现很多平日里被忽略的“微光”。也许是一句朋友不经意的鼓励,也许是一本书里突然点醒你的文字,甚至是你自己内心里那一点点不甘和求索的火苗。这些微光,在漆黑的背景下显得格外耀眼,它们不是照亮前路的大灯,而是指引方向的星辰。你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光明降临,而是主动地去寻找、去创造属于自己的那束光。或许那束光,就是你内心深处,从未熄灭的勇气和希望。
所以,下一次当你再感到“我在黑暗中”时,别急着抱怨。也许这正是你人生中一次宝贵的“熄灯号”,提醒你放下眼前的繁杂,给心灵一次深呼吸的机会。去感受那份未知带来的紧张,也去享受那份独处带来的宁静。请相信,每一次的摸索,每一步的跌跌撞撞,都在为你内心的光明积蓄能量。因为那道真正能照亮前路的光,往往就藏在你学会接受黑暗、勇敢前行的决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