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鸟域生活馆

东深供水工程:粤港两地民生的生命线

湛蓝湛江,水秀深圳。一条长长的供水管线,将南粤西部的丰饶水源送往鹏城,滋润着两座城市的生机与活力。这就是东深供水工程,粤港澳大湾区一项民生工程的典范。
东深供水工程:粤港两地民生的生命线

首创西水东调,缓解水资源短缺

上世纪末,深圳的经济腾飞带来了人口激增和水资源需求的急剧上升。而深圳本地水资源匮乏,人均水资源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1/4。远在粤西的湛江,水资源却十分丰富。为了解决深圳的供水难题,东深供水工程应运而生。

工程于2003年开工建设,总投资超过100亿元。历时6年奋战,一条长达88公里的输水管道建成通水,从湛江合山取水经吴川、台山、新会、中山,最终抵达深圳。这在我国水利史上首次实现了西水东调,彻底缓解了深圳的水资源短缺问题。

引水入城,惠及千万市民

东深供水工程的水质优良,符合国家饮用水标准。进入深圳后,水源经处理后通过自来水管网输送至千家万户。截至目前,工程累计向深圳供水超过25亿立方米,惠及深圳超过1000万市民,占深圳总人口的七成以上。

技术创新,保障供水安全

东深供水工程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确保了供水的安全稳定。输水管道采用大直径钢筋混凝土管,抗震、防腐、耐压。沿线设置了多个水泵站和调节池,可以根据用水需求灵活调节供水量,保证城市供水的平稳有序。

生态环境,和谐共生

工程建设过程中,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在合山水库上游划定生态保护区,建立人工湿地,为水源地提供天然屏障。同时,沿线绿化造林,美化环境的同时,也涵养水源。工程的实施不仅缓解了深圳的缺水难题,也促进了沿线地区的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标签:东深供水工程,粤港澳大湾区,西水东调,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

兴趣推荐

  • 虎门大桥的诞生:见证珠江口上的一道壮丽彩虹

    2年前: 虎门大桥,横亘于珠江口的壮丽彩虹,见证了改革开放的蓬勃发展和粤港澳大湾区的紧密联系。作为连接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和中山市东凤镇的一座跨海大桥,它不仅是现代工程技术与艺术美学的完美结合,更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重要枢纽。让我们一起走进虎门大桥,感受它的雄伟壮丽和历史意义。

  • 稀疏:简约之美还是资源匮乏?

    2年前: 稀疏,像是在郁郁葱葱的森林中隐藏的美丽空地,仿佛在对人们诉说一种别样的美,一种耐人寻味的宁静之美。然而,稀疏有时候也代表着资源的匮乏,引起了人们的担忧。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稀疏的双重性,从稀疏的自然风光到资源匮乏的挑战。

  • 野核桃:来自大自然的馈赠

    2年前: 野核桃,又名山核桃,是一种生长在山区野外的核桃树,其果实比常见的核桃更加小巧精致,却蕴藏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和独特风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野核桃的世界,探索它的魅力。

  • 梧州藤县:美丽乡村和独特的文化

    2年前: 广西梧州藤县是一个拥有美丽乡村和独特文化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个迷人的地方。

  • 悠悠岁月,铭记郑春华

    2年前: 郑春华,一位朴实的农民和一名环保工作者,用40年的时间持续植树造林,和妻子一起在荒山上种下140多万棵树,一片不毛之地如今已变成绿荫环绕的新农村。

  • 地无遗利——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2年前: 俗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地无遗利。在广袤的自然界中,每一寸土地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哪怕是看起来毫不起眼的角落,也可能孕育着无限的生机。

  • 消灭四害,人人有责

    2年前: 四害是指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四种有害生物。消灭四害是人类保护自身和生态环境的重要任务。

  • 白面水鸡:红树林湿地的精灵

    2年前: 白面水鸡是红树林湿地中一种神秘而美丽的鸟类,它们有着洁白的羽毛、修长的双腿和尖尖的喙,喜欢在红树林的枝叶间穿梭,觅食嬉戏。今天,我们就来走进白面水鸡的世界,了解它们的习性、特点和对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 走进有机肥的世界,开启绿色农业新篇章

    2年前: 有机肥,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一环,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它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结构、提高作物产量,还能减少化肥对环境的污染。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有机肥的世界,了解一下有机肥的分类、作用以及如何使用。

  • 沪昆铁路:串联南北的铁路大动脉

    2年前: 沪昆铁路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南北铁路大动脉,连接着上海和昆明两大城市。它横贯我国中部地区,穿越了多个省份,是我国铁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沪昆铁路的修建,对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 春风习习,晴菜花开——探访金色花海

    2年前: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晴菜花也迎来了盛花期。漫步在晴菜花田间,犹如置身于金色的海洋,微风吹过,花浪翻滚,令人心旷神怡。

  •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连接过去,开创未来

    2年前: 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是一个宏伟的蓝图,旨在将粤港澳三地打造成世界级的经济体。该规划将如何影响该地区的发展,并为当地居民和企业带来哪些机遇?让我来告诉你。

  • 激动人心!虎门大桥通航,惠及粤港澳大湾区

    2年前: 虎门大桥,作为又一超级工程横空出世,它将进一步完善粤港澳大湾区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大湾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香港离深圳有多远?原来在深圳湾,一脚踏两地!

    2年前: 当人们问起香港离深圳有多远的时候,或许首先会想到两个地方,一个便是赫赫有名的香港迪士尼乐园,另一个是本地人喜欢的购物天堂深圳湾万象城。这两个地方相距约18.3公里,大约需要20分钟的车程。但香港距离深圳最近的位置却远不止如此,今天,我就带大家看看香港和深圳的最近距离吧!

  • 深圳西: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都市圈

    2年前: 深圳西,一个充满活力的新兴都市圈,正在成为粤港澳大湾区新的经济增长极。这里拥有良好的投资环境、便捷的交通网络和丰富的人力资源,吸引了众多国内外企业前来投资兴业。

  • 粤S - 广东省的魅力车牌

    2年前: 在中国的广阔国土上,每个省份都有着自己独特的车牌代码,而粤S作为广东省的车牌代码,更是充满了浓厚的岭南风情和历史底蕴。粤S车牌不仅代表着广东省的经济实力和交通发达,更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雄心壮志。

  • 虎门大桥恢复交通,畅通无阻显活力

    2年前: 随着虎门大桥的全面恢复交通,这座横跨东西的交通要道再次焕发生机,为粤港澳大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作为国内第一座双层六车道悬索桥,虎门大桥不仅是一座标志性的工程,也是一条重要的交通枢纽,其恢复交通对区域经济发展、民生出行和城市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 深圳湾口岸:连接两岸、共迎繁荣

    2年前: 深圳湾口岸,一个连接深圳与香港的枢纽。它见证着两岸人民的交流与合作,也见证着两地的经济腾飞。今天,我就带大家走进深圳湾口岸,去探寻它的故事。

  • 广珠城际列车:开启大湾区时代的新篇章

    2年前: 广珠城际列车,是连接广东省广州市与珠海市之间的快速轨道交通系统,是国家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它于2011年12月28日正式开通运营,是继广深铁路、广佛地铁之后,又一条连接珠三角中心城市的高速轨道交通线路。

  • 大湾区包括哪些“靓仔”?

    2年前: 众所周知,“大湾区”是一个泛指粤港澳大湾区的地理名词,近年来相关的经济合作、基础设施建设、民生医疗等议题都备受人们关注。今天,我们不如换个角度,来看看大湾区里面都有哪些“靓仔”,对粤港澳大湾区的城市名单一探究竟吧!